(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矯陽)記者26日從中國鐵建獲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行綜合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順利結題,標志著我國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行綜合監測技術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我國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第一大國。截至2022年底,我國地鐵運營里程已達8013公里,車站建成數量突破5000座,其中,地下區間長度、地下車站數量占比預計超過90%。面對規模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的城市地下空間,如何實現地下空間故障及災害精準預測和提前預警,依然是世界級難題。
由中國鐵建鐵四院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地鐵等15家單位共同進行的“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行綜合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圍繞“感知、決策、管控”3個方面,研發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行綜合監測的技術—裝備—系統—平臺—機制—標準,并進行3類集成性工程應用示范,可實現6種災害情境20種事件的風險測度、實時監測、智能巡檢、綜合評估、超前預警、實時告警、科學決策和應急調度,緩解了地下空間災害“不可知、不可見、不可預測”困局,解決了災害“難發現、易擴大、難防控”的痛點。
課題組研發了6種實時監測設備、4種巡檢機器人、多個智能診斷平臺,可自動識別9種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營病害,實現覆蓋土建本體、設備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病害風險健康預測。系統多維判斷設備故障預警精度大于或等于90%,變形、入侵識別精度大于或等于90%,全息感知響應時間小于或等于1秒,填補了地下重大災害感知和防控的空白,補齊了軌道交通防災體系短板。
目前,成果在深圳地鐵車公廟站、重慶地下綜合管廊、南京地鐵S7號線等項目中進行了推廣應用,推動了物聯網與智慧城市“三融五跨”共享,助力我國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綜合監測技術整體水平處于領先地位。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矯陽
責任編輯:馮崢
- 我國地下基礎設施監測技術獲新突破-全球今亮點
- 全球速看:機器人助力“共享充電”
- 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護校安園”行動 加快推進校園安防建設
- 每日短訊:古厝間李花盛開
- 雙創ETF(159780)獲資金連續9日增倉,金山辦公、晶科能源漲幅居前
- 各地各品類消費市場快速恢復 餐飲業恢復熱鬧景象-全球頭條
- 焦點要聞:成都的藍天在“躲貓貓”?
- 證券ETF基金(512900)獲連續凈申購,東方財富盤中振幅超2%
- 日本沖繩民眾舉行大規模集會 呼吁政府走和平道路
- 當前報道:古都洛陽文旅產業復蘇“新圖景”
- 成都“鈴停巴士”下月再添新成員 環球實時
- 融通基金正式啟用新標識
- 每周三班 成都下月復航直飛胡志明市 世界新要聞
- 一艘移民船在意大利海岸附近沉沒 至少58人遇難
- 益陽舉辦全市獸醫實驗室培訓班-焦點報道
- 全球微動態丨不吃早餐或削弱免疫系統功能
- 第四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線下比賽開賽-熱點聚焦
- 益陽市發布人才新政20條-天天速看料
- 全球觀點:四川省“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名單公布
- 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 重慶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_速訊
- 世界快資訊丨長順民政:情暖開學季 關愛助成長
- 每日快訊!高考百日倒計時!今天,他們給“100天后的自己”寫了封信
- 心理健康藍皮書:國民心理健康水平隨年齡、收入上升_獨家焦點
- 等了六年 曼聯隊終于再次舉起冠軍獎杯
- “最強鍬甲”闖關被擒!北京海關連續查獲異寵活體甲蟲 獨家焦點
- 務虛以促實 謀定而后動 | 浮梁縣三龍鎮召開2023年度工作務虛會
- 六連升!溫州高新區全國排名再創新高|世界視訊
- 馬鞍山健康驛站項目黨支部積極推進“四風”問題整治工作-世界今頭條
- 環球觀焦點:智慧靈璧項目開展“健康體檢進工地 情暖一線建設者”活動
- 安徽省委黨校副校長胡忠明到十七冶項目調研|天天熱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