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魚肉吃多了會汞中毒嗎?|世界微速訊

      發稿時間:2023-01-13 11:24:32 來源: 中國網

      記者 李建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多吃魚不僅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膽固醇,還能補腦;但也有不少人說魚肉吃多了可能會汞中毒。那么,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魚肉吃多了真的會汞中毒嗎?


      (資料圖片)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常飲食中多用魚肉替代部分畜類肥肉,的確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而魚肉吃多了導致汞中毒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經常食用或過量食用了某些深海魚類。

      阮光鋒分析說,魚肉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且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與紅肉相比,它們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含量更低。目前,我國多數居民攝入的畜肉相對較多,禽肉和魚類相對較少,而這種飲食習慣與很多慢性疾病發生的關系較大,所以建議日常飲食中多用魚肉替代部分畜類肥肉(肥肉即脂肪含量超過30%的肉,比如五花肉)。

      而吃魚補腦的說法則不完全靠譜。阮光鋒解釋說,魚肉含豐富的人體必需脂肪酸——n-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神經系統和大腦發育十分重要。不過,它們只對胎兒或嬰幼兒管用,對成年人大腦沒什么影響。也就是說,成年人即使每天吃很多魚,也不會變得更聰明。

      至于人們擔心魚肉吃多了會汞中毒,是因為有些魚特別是深海魚含汞較多。汞,俗稱水銀,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形式存在的金屬。食品中的汞有無機汞和有機汞兩種,都對人體有害,其中有機汞的毒性更強。人通過食物攝入體內的汞,主要來自魚類。

      魚中的汞,是一種毒性很高的有機汞——甲基汞。它是脂溶性物質,且胃腸道吸收率很高,被吸收后能穿過血腦屏障,蓄積在脂肪含量高的腦組織中,逐漸引起腦功能受損。

      不過,不同魚類的甲基汞含量差別較大。魚體內的汞是通過食物鏈層層累積起來的,因此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體型較大的遠洋魚類,往往含有較多甲基汞,如鯊魚、劍魚、鯖魚、方頭魚、金槍魚、旗魚等;而一些小型魚類或淡水魚,汞含量相對較低,如鯰魚、鱈魚、羅非魚、比目魚、沙丁魚、三文魚、梭魚等。

      以往,人們吃海魚較少,且常吃的海魚大都是體型相對較小的近海魚,如烏魚、比目魚等;現在,喜歡吃魚且能吃到深海魚的人遠多過從前,所以發生汞中毒的風險確實比以往要大。

      研究發現,發育中的大腦對甲基汞的毒性作用更為敏感,所以孕婦和兒童食用含甲基汞魚類的中毒風險更高。除避免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外,建議孕婦及嬰幼兒選擇小型魚類,并且控制食用量。

      目前,食用魚類的風險與受益方面的評估還沒有明確和統一的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吃魚并非越多越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魚肉的總量為120—200g,相當于每周吃魚2次或300—500g。而如果要吃深海大魚,一般來說,一個體重50kg的成年人,一星期只能吃“半個巴掌大”也就是大約80g的魚肉。

      同時,建議盡量只吃魚肉,避免食用可能富集汞等有害物的魚頭、魚皮、內臟和脂肪等部位,以減少食入有毒化學物質的幾率。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作者:李建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脂肪含量 相對較低 中國消費者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