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發稿時間:2023-01-13 11:23:14 來源: 中國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新時代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引、實踐遵循和前進動力。作為國有環保上市企業,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修復”)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高質量發展,聚力“四條主線”,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增添生態底色。

      聚力“戰略主線”


      【資料圖】

      把握高質量發展方向

      黨的二十大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既具有全局性,又具有針對性的規劃與部署。對于企業來講,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在國家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歷史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道必須回答并且要答好的問題。

      從整體來看,我國土壤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任務艱巨繁重。從需求上看,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成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望值更高,正在加快孕育多樣化的環境修復與生態保護市場需求。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成敗。建工修復要自覺扛起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在“十四五”時期,重點要聚焦做強四大核心業務,深化土壤污染防治解決方案、修復“產業協同”解決方案、資源再生解決方案和智慧環境管理解決方案的服務體系,以專業化服務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聚力“創新主線”

      提升高質量發展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部署。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環保產業正在由污染的末端治理向生態環境保護與系統化修復、綠色低碳發展方向延伸。在此背景下,建工修復要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技術協同創新,深化業務模式創新。

      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升級環境修復系統化服務能力,持續發揮工業污染場地修復的專業優勢,提升全業務鏈服務價值。延伸土壤污染防治業務組成,進一步輻射垃圾填埋場治理、農田修復及礦山治理等業務,提升多元業務能力。以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加大對棕地再生模式實施路徑的研究和推進。

      持續構建針對在產礦山的“礦山修復+生態管控”模式和針對廢棄礦山的“礦山修復+產業導入”模式,探索礦山修復與碳封存協同技術和商業模式。將鹽堿地治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與基于生態改善的產業開發深度融合。以“綠色節能、資源循環”為技術創新方向,以現場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全鏈條管理為重點,逐步構建基于污染土壤、含油污泥、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為主的資源綜合利用解決方案,加快生態產品創新,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聚力“科技主線”

      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開展土壤污染過程與風險基礎研究,既是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法》科技支撐力度的現實需要,也是支撐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需要。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作為行業高新技術骨干企業,建工修復要進一步發揮引領支撐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運用好污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這一行業科技創新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力量和社會創新資源,組建高水平創新聯合體,當好環境修復原創技術突破的“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的“鏈長”。

      科技創新必須堅持需求導向,圍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關,研究建立土壤復合污染成因、風險基準與綠色修復機制,以及農用地污染修復和可持續安全利用技術、土壤污染精準識別與智能監管技術。重點研究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協同治理和綠色修復技術、多介質復合污染協同治理技術、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技術。協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與環保產業融合發展。以污染地塊智慧環境管理為切入點,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構建污染場地多層分類數據庫及分析模型,促進技術應用和管理方式創新迭代,更好地服務污染治理和綠色發展。

      聚力“人才主線”

      培育高質量發展優勢

      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建工修復將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要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重點任務,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位置。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企業領導人員隊伍,著力建設一支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干部人才團隊。

      強化市場化選人用人導向,積極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根據上市公司發展要求,注重面向市場選聘經營管理人才。加大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加強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強化授權賦能,拓寬科技人才職業發展空間。發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集聚培養基礎研究人才的“孵化器”作用。加大高精尖緊缺人才引進力度,對接重點專業方向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步伐,實行遞進式培養。創新職工教育培訓內容和形式,推動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型。健全完善正向激勵機制,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者: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文波)

      來源:中國企業報

      作者:李文波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土壤污染 解決方案 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