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相關資料圖)
根據實際需求,個性化定制禮包;實施集中供暖項目,提前調試設備;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關愛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今年入冬以來,各地出臺多項措施,加強兜底保障,努力讓困難群眾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全面摸排需求
定制慰問禮包
“在這個特殊時期,這么冷的天氣,給我送來大禮包。這些米面油夠吃上一段時間了,家里舍不得開空調,厚棉被、取暖器和暖手寶非常實用!”從社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大禮包,75歲的張金富坐在輪椅上,連聲道謝。
家住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舜柯社區的張金富,肢體二級殘疾,與弟弟夫妻倆住在一起,由弟弟照顧其生活起居。被評定為低保戶后,他每月領取低保金1060元和殘疾人兩項補貼623元,是區民政局重點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近日,首批冬日暖心慰問禮包送到了他手上。
無錫市惠山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陸志偉介紹,“兩節”將至,該區走訪慰問低保困難戶、低保邊緣戶、突發困難家庭、散居五保戶等多個類別困難群眾,送去冬日暖心禮包,保障群眾生活需求,讓困難群體溫暖安全過冬。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禮包是定制化、個性化的。“我們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詢問等方式,全面監測摸清困難人群底數和生活情況,對于急需生活物資和急缺防疫物品進行記錄梳理,形成需求清單。”陸志偉介紹,大禮包分為兩部分,固定的部分是區鎮兩級財政按標準打到群眾銀行卡里的慰問金,靈活的部分則是由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采購的物資,包括米面油、食品等生活物資,取暖器、棉被等保暖用品,以及口罩、退燒藥等防疫物資。目前,全區重點關注的特殊困難人員陸續收到了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大禮包。
“我們街道共有低保戶38戶、59人,每人的禮包都不完全一樣。”錢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繆仁飛介紹。比如,殘障人士平時出門少、大件重物也不方便搬運,喜歡儲備一些米面油等食品;老年人舍不得開空調,對棉被、保暖內衣等需求迫切;還有一些困難家庭買不到防疫藥品,就由社區向街道上報,對接衛健部門,再由志愿者送上防疫禮包。
83歲的洛社鎮張鎮橋村獨居老人郭應清也收到了禮包。最近氣溫下降,郭大爺有些感冒癥狀,胃口不佳。他老伴去世了,子女又在外地工作,他性格要強,不愿意麻煩別人。
在每周兩次走訪中,工作人員及時了解相關情況,為他定制了一個“特殊禮包”:除了大米、油、保暖內衣和一個裝著溫度計、N95口罩、抗原檢測試劑、退燒藥等物資的防疫包之外,還一連幾天送來熱乎乎的白粥、新鮮的蔬菜和軟爛的燒雞。
提前調試設備
保障集中供暖
冬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寒風呼嘯,海拔4700多米的縣城天寒地凍,夜間溫度已經逼近零下20攝氏度。走進安多縣靜河苑小區一戶居民家中,暖意迎面而來,一看溫度計,室溫保持在18攝氏度以上。
屋中暖氣片里水流汩汩,輸送著溫暖。僅僅在三四年前,安多縣的居民們還需要依靠燃燒牛糞和燃煤爐取暖。和集中供暖相比,燒爐子很不方便。下班回家生爐子,屋子里一開始依舊寒冷,得等到后半夜才能慢慢暖起來,還可能會遇到一氧化碳中毒,威脅居民的生命安全。
轉變得益于安多縣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的實施——該項目依托安多熱源廠、6座換熱站以及遍布縣城和周邊區域的管道,切實保障縣城主要區域的供暖。據介紹,熱源廠采用電力作為能源,不但為居民提供了穩定的熱能供應,也減少了冬季取暖造成的污染排放。
作為維護人員,這是王磊參與過的海拔最高的供暖項目。兩年來,他所在的維護班組冬日一直奔波在安多縣的街頭巷尾,確保溫暖能抵達每一戶家庭。
去年10月初,王磊和班組里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了調試和維護設備。沒想到設備調試到一半,安多縣突然降溫。“夜間溫度突然降了近10攝氏度,本來正在調試準備運行的一處地下管道被凍得結結實實,熱水無法灌注,這處管道通向的區域將無法實現供暖。”王磊回憶。
這可愁壞了王磊。到了現場,他發現因為天氣寒冷,埋藏管道的土壤被凍得結實,施工人員連破開地面都十分困難。正在現場施工人員一籌莫展之際,王磊和其他工作人員想到一個主意:先把凍上的土壤化開,再給地下管道加熱化凍。
施工人員找來了木炭,沿著管道的線路在地表持續燃燒木炭,把表層凍土融化。然后再找來施工機械,趁著土壤化凍松動,把土層挖開,隨著被凍管道區域全部被挖開,他們給管道加熱,成功讓被凍住的管道化開,最終實現順利供暖。
“高原秋冬之際的氣溫驟降,加上這里屬于供暖的末端,這些因素共同導致那次的問題。”王磊感慨,“今年,我們提前在9月就開始調試設備,10月15日正式供暖,全縣所有覆蓋區域都實現了保質保量的暖氣供應。”
“2019年,安多縣清潔能源集中供暖正式啟動。供暖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供暖面積可覆蓋25萬平方米。目前,這一項目保障安多縣近2萬名干部群眾能在高海拔地區的家里溫暖安全過冬。”安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孫衛國說。
深入基層一線
幫扶困難群體
穿著嶄新的棉襖,年過八旬的黃衍新老人豎起大拇指,“感謝你們幫我選的衣服!”
黃衍新是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鎮漢洋坪村的獨居老人。幾天前,宜都市民政局社工關愛尋訪小分隊隊員江曼曼到他家中走訪。臨別時,老人無意間提到,天氣冷了,想買一件新棉襖。老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第二天,江曼曼駕車把老人接到商場,幫他挑選了棉衣和棉鞋。
近日,宜都市啟動困難老人巡訪關愛行動,重點幫助農村留守老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解決“兩節”期間的生活困難。“這些老人大多獨自生活,身邊沒有親人,尤其需要關照。”漢洋坪村村支書向勇介紹,村里正按照全市統一安排,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逐戶開展“敲門行動”,加強情感溝通,落實鄰里關照。
受到幫扶的不僅是獨居老人。最近,宜都市王家畈鎮初級中學學生向心如收到了“老師媽媽”劉敏送來的禮物。
向心如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妹妹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劉敏是王家畈鎮初級中學的英語老師,也是教育、民政部門為向心如配備的“編外家長”。期末考試剛結束,劉敏就專程來到向心如家,幫助制訂寒假計劃,引導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據了解,宜都市現有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807人。為解決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造成的親情缺失、監護不到位等問題,教育和民政部門為他們配備了由一名教師、一名村組干部擔任的“編外家長”,實行結對幫扶,關心關愛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
上次走訪時,劉敏得知,姐妹倆已快一年沒見到父母,倆人的生日又恰好都在春節期間。這次走訪,劉敏便提前為她們準備了生日禮物。
今年入冬以來,宜都市啟動了困難老年人巡訪關愛、困境兒童關愛保護、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寒冬送溫暖”、突發臨時困難人員救急難等“五大行動”,組織鎮村干部、黨員、家庭醫生等隊伍深入一線開展幫扶活動,幫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截至目前,“五大行動”各小分隊已走訪困難群體3500多人次,救助臨時困難人員1150多人次,發放“暖心健康包”1.2萬余個,安排暖冬物資40萬元。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8日 15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姚雪青 徐馭堯 強郁文
責任編輯:品一
- 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2022年表現亮眼 發行規模突破9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 天天觀點:各地加強困難群眾生活保障—— 發物資 保供暖 送關愛
- 工行一支行成A股紫鑫藥業第二大股東:系司法劃轉,抵償借款
- 天天微頭條丨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145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 全球報道:公募年內分紅同比縮超8% 債基逆勢增長占比超七成
- 熱議:出入境政策調整,旅游業有望加快復蘇
- 焦點滾動:“陽康”后,這10件事別急著做!
- 【天天熱聞】白草坡出土一件青銅兵器,它為何是一級國寶,有兩個特殊的理由
- 博人傳中輝夜設定有更改?
- 【環球播資訊】北京推出微度假推動文旅消費
- 京廣高鐵全線貫通10周年
-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 《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組織首次彩排
- 今日熱文:兔子駕到,2023讓我們一起“陽”沒“兔”起!
- 當前滾動:中華民國雙旗幣可以直接換輛車你敢相信嗎?
- 孔子被困陳蔡,絕糧七日,為何還能慷慨弦歌?
- 世界訊息:孤獨搖滾簡評:現實系的音樂日常
- 情節描寫和人物刻畫才是動漫作品的靈魂!而不是特效的堆砌!
- 天天快看:可惡,都給我去看孤獨搖滾!
- 全球微頭條丨81比78擊敗衛冕冠軍 首鋼男籃苦戰取得六連勝
- 環球觀天下!璀璨文博,出版華章——第五屆山西文博會山西出版傳媒集團重點線上活動預告
- 全球最新:精選詩歌|詩歌的重量壓迫夜色,壓迫夜半驚醒的夢
- 要聞速遞:岳云鵬“陽康”后首次露面,自曝身體現狀:感覺有點兒“飄”
- 天天熱點評![kami] 虹咲同人合集9 - LoveLive!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
- 天天快看:三體改編
- 全球經貿摩擦指數顯示全球經貿摩擦沖突進一步加劇
- 全球觀察:僅存52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張仕翔去世,享年92歲
- 【環球熱聞】廣連高速公路二期通車,湖南和粵北聯通粵港澳大灣區
- 世界消息!2022年的只言片語
- 《第七天》我坐在這寂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