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今日快看!我國科學家利用創新技術揭示細胞也會“孟母三遷”

      發稿時間:2022-12-04 16:10:43 來源: 中國網

      12月2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斌在發布會上介紹研究成果。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上海12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丁汀)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斌,帶領張少華、趙歡等研究組成員,開發了一種獨特的遺傳操作技術——鄰近細胞遺傳學技術。研究組利用該技術,以小鼠為研究模型,揭示了生物體內細胞也會“搬家”,并且自身功能會隨著新的“鄰居”和生活環境不同而改變。相關研究成果2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1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實驗室,周斌(左)和趙歡討論實驗數據。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資料圖片)

      “這就好比我們熟悉的‘孟母三遷’故事,每搬一次家,孩子就會受到周圍同伴和環境的不同影響。細胞也是如此。”周斌說,“生物體內的細胞不僅會‘搬家’,而且每搬一次家,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會表現出不同特征,甚至它們的命運也會因環境而變化。”

      1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實驗室,周斌(右)指導張少華進行實驗。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腫瘤在發生過程中,腫瘤細胞會“招募”周圍組織中的血管遷移至腫瘤。利用鄰近細胞遺傳學技術,研究組直觀地展現了不同階段腫瘤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間的動態相互作用;并通過長時程追蹤,首次發現腫瘤血管內皮細胞會遷移到腫瘤外包膜。

      12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實驗室,周斌(右)和趙歡(中)、張少華一起分析組織切片。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如何在復雜的體內環境中,精準直觀地揭示細胞間相互作用,一直是各國生命科學家致力于解決的技術難題。”周斌說,“10年來,我們先后培育了50多個小鼠品系,才能在多種組織中,實現對相鄰細胞的精準定位和永久示蹤。”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新技術突破了傳統示蹤技術的局限,實現了鄰近細胞的遺傳操作,為發育生物學、干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和腫瘤學等眾多領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術支撐,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來源:新華網

      作者: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創新中心 中國科學院 遺傳操作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