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當前熱訊:聊聊過敏這件事

      發稿時間:2022-11-21 16:57:05 來源: 中國網

      對于過敏這件事,很多人的經歷都不太美好。有的人吃了魚、蝦、蟹等食物后,會腹痛、腹泄、嘔吐,或是皮膚起疹;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塵土后,會噴嚏不斷,眼淚不止;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甚至會發生休克。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熟知的過敏現象。但,人為什么會過敏呢?

      人類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以應對外來物質的侵入,當物質被機體識別為有用或無害時,則兩相和諧,吸收、利用或排出;當物質被識別為有害時,機體的免疫系統則立即做出反應,將其驅除或消滅,這便是機體免疫應答防衛體系在發揮作用。若這種應答超出了正常范圍,即無差別攻擊時,便會引發過敏反應。這些被機體免疫系統判定為異類的物質,被稱為過敏原。


      (資料圖片)

      過敏原是過敏發生的必要條件。據醫學文獻記載現有過敏原接近2萬余種,常見過敏原有2000-3000種。它們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機體產生過敏現象。多見于環境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飲食因素等。

      環境因素:如塵螨、動物皮毛、花粉、真菌、二手煙、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性顆粒物等,均可誘發過敏反應。

      疾病因素:如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皮膚過敏性疾病、消化道過敏性疾病、眼部過敏性疾病、全身系統性過敏性疾病等。

      藥物因素:引起藥物過敏反應的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類如青霉素類、頭孢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喹諾酮類等。

      飲食因素:可導致過敏的食物有170余種,如牛奶、雞蛋、花生、堅果、有殼海鮮、大豆、小麥等,以上食物與90%以上的食物過敏相關。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過敏還存在很多“誤解”。如錯將敏感當作過敏,導致治療偏差,以皮膚為例,皮膚過敏有兩個特點,一是機體免疫系統的參與,二是具有特應性,特應性好比鎖和鑰匙,若不是機體認為的過敏原,便不會出現過敏現象;而皮膚敏感的產生基于皮膚屏障被破壞,或者皮膚因為受到外傷或炎癥等原因的刺激,耐受性變差,對外界的各種非特異性的刺激,如冷熱、揉搓、酸堿等都會產生反應。

      除了敏感,很多人還會將食物不耐受錯當作過敏。其實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食物不耐受通常僅在食用量較大時出現,且癥狀并不嚴重,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而食物過敏則與食入量無關,少量食入也會致敏,主要表現為惡心、胃痛,同時還伴有皮疹或全身不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學會鑒別很重要。

      過敏多屬于急癥,過敏者可伴噴嚏、清水樣涕、鼻癢、鼻塞、喘息、咳嗽、氣促、胸悶、風團、血管神經性水腫、瘙癢等癥狀,嚴重者可威脅生命,因此一經發現應立即就醫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于有過過敏史的人群,平日里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合理膳食、生活規律,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過敏的發生。(孫黎)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孫黎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食物過敏 過敏反應 機體免疫系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