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精選!國際殘疾人日丨我國每年新增殘疾人就業30萬人以上

      發稿時間:2022-12-03 16:01:29 來源: 央視新聞

      今天(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今年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的變革性解決方案:創新在促進無障礙和公平世界中的作用”。

      我國現有殘疾人8500萬,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政策出臺,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開始走出家門,擁抱社會。截至2021年底,我國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人數達881.6萬人,新增殘疾人就業人數每年保持在30萬人以上。


      【資料圖】

      魏巍:人生不設限做獨特的“光影捕手”

      從小雙耳失聰的攝影師魏巍,在家人的支持下,從未封閉自我。從做平面設計師到自學攝影變身“光影捕手”,魏巍總在不斷突破自己,也打開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在上海見到魏巍這天,天氣預報顯示可能下雪,還沒顧上跟我們寒暄,魏巍就拿上設備邀請我們一起出門碰碰運氣。

      在魏巍熟練的操作下,無人機頂著風雨起飛,可惜沒能拍到理想的畫面。但魏巍早已習以為常,他說,要想拍到一個心儀的畫面,一個地方經常要跑五六趟。

      今年44歲的魏巍2歲時因青霉素藥物中毒,導致雙耳失聰,但在家人的鼓勵下,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2000年,魏巍成為上海市首批聾人大學生,考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習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

      后來在工作中,魏巍逐漸對拍照產生了興趣,2015年他給自己買了一臺專業的單反相機。除了拍攝,魏巍還會將拍完的作品上傳到網上和發燒友們分享。2016年,魏巍離開了從事多年的設計行業,成為一名專業攝影師。出生在上海的他,鏡頭里對準的最多的就是這座城市。

      攝影師魏巍:用現在的眼光的話,覺得以前拍得不好看,感覺還不到位,后期方面可能要調得更好一點,因為當時的眼光和現在的眼光不太一樣了。因為感覺每天都在變化,好的作品總是下一個。

      不斷提升拍攝水平的同時,魏巍也在不斷突破自己的技能邊界:后期調色、視頻制作、活動策劃、腳本創作。他的作品也被越來越多人看到、喜歡,工作邀約越來越多。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魏巍用自己的攝影作品為一位流浪的殘疾人籌集到了手術費,幫助他治好了眼疾。這讓魏巍一下有了更多的使命感。如今,只要一有時間,魏巍就會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暫時處于困境中的人們。

      魏巍說,這些年,他明顯感到殘疾人群體受到的關愛越來越多,社會對他們的接納度也在不斷提高。他希望,更多的殘疾人朋友也能像他一樣找到熱愛的事業,找到人生出彩的機會。

      郭玉良:零分貝直播間里的無聲主播

      幼時郭玉良因發燒誤用藥物喪失了聽力,如今在當地殘聯和企業的幫助下,她成為一名帶貨主播,希望把自己的直播間打造成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連接的橋梁。

      晚上6點,郭玉良準時出現在直播間里,開始用手語介紹商品的功能及賣點。雖然直播間里寂靜無聲,但交流從未停止。

      無聲主播郭玉良:健全人直播帶貨都是用講話表達,我們聾人看不懂健全人講話的內容,直播沒有字幕,這是我們聾人的痛點。我們聾人來做直播帶貨,讓聾人也能享受直播購物。因此我就燃起了電商創業的夢想。

      核對產品、標注細節,每場直播前郭玉良都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為的是讓直播間里的聽障人士更直觀地感受產品的細節。

      無聲主播郭玉良:我用過的,我自己喜歡的才賣的,到現在比較穩定。直播時間最長就是10個小時,平常的話就5到6個小時。我們直播的時候都是一直站著的,很辛苦,但我已經習慣了。我們不怕吃苦,不怕累。

      如今,郭玉良的無聲直播間每周開播三到四場,單場大概有1000人同時在線,還積攢了15萬粉絲,她也從單打獨斗變為了團隊作戰。直播文稿、短片拍攝、商務對接,現在這些工作都是由5名聽障人士組成的團隊負責。

      郭玉良團隊助播朱如林:要了解商品的價格和規格,熟悉商品的賣點,從商品的特點去描述。同時我們要了解熟悉直播的流程,要和隊友配合。每次直播都收獲很多,我們也有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向,很高興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展現自我。

      無聲主播郭玉良:我打算招募一些會手語的健全人,到直播間和他們一起直播,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吸引健全人粉絲的駐足。我想要除了幫助聽障人士與世界溝通,還要讓自己的直播間成為無聲世界和有聲世界(連接)的橋梁,讓健全人也來直播間下單,讓他們看到聽障人士的生活,讓彼此之間更好地融合。

      在互聯網上找到人生出彩的機會

      這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少殘疾人通過培訓,也在網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臺,我們再去河南認識兩位年輕人。

      在河南省殘疾人培訓就業創業基地,裴奔康正坐在電腦前用雙腳打字,為屏幕后的買家解決問題。

      裴奔康:幾秒鐘不回復就會問“人呢,在嗎”,我們就需要及時安撫他們一下,不能讓他掉線。

      五歲時,裴奔康因為意外失去了雙臂,2018年,他來到基地接受培訓。沒有雙手,他就用兩根大腳趾敲打鍵盤,一旦誤碰到其他按鍵,就刪掉重來,一遍又一遍。

      如今,他已是一名云客服培訓老師。在基地里,像裴奔康一樣的殘障人士還有很多。“00后”女孩司若寒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去年9月,在基地創始人王紹軍的鼓勵下,司若寒開始接受培訓,如今已成長為直播間里的一名主播。

      司若寒:我之前很害怕鏡頭,怕自己勝任不了這個工作,但還是需要慢慢克服,因為什么事情都要去嘗試。看到我們這樣生活,在家里不經常出門的殘障人士看到之后,我覺得對他(們)有一個鼓勵。

      (總臺央視記者 高磊 胡祎瑋 武文帥 田萌 李科 王新琦 浙江臺 余杭臺 許璐陽 朱晨皓 鄭州臺)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