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雙流黃水鎮:“荷”你相遇 “蓮”動幸福

      發稿時間:2023-08-22 11:06:19 來源: 中國網

      有些地方,只需看一眼照片便會深深愛上,金馬河畔的楊公鄉場便是其中之一。成都雙流有座與世無爭的小鄉場,不僅位于廣都大地風光最勝處,還有著美艷的荷花和驚艷的美食,她就是黃水鎮楊公社區的印象荷花觀景園。

      黃水鎮楊公社區的印象荷花觀景園,地處雙流、新津、崇州的接合部,金馬河擦肩而過,干凈漂亮的自然景觀井然有序。借發展旅游經濟的春風,這個區域有30來戶村民流轉了自家的土地,也有村民租出了世代居住的房屋,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印象荷花觀景園,不僅鼓了村民的腰包,還帶動37名“5060”人員在家門口就業。

      一池荷花生出幸福小鎮


      (資料圖片)

      夏看荷花,秋賞荷葉。

      8月21日,剛立過秋,筆者來到印象荷花觀景園,漫步其間,荷塘秋韻濃,景觀有特色。如果說夏看荷花是件美事,那么秋賞荷葉就更有情趣。夏日的荷花嫵媚醉人,而深秋的荷葉卻千姿百態,色彩繽紛。

      “今年夏天,5月27日開園,到今天為止已吸引了368000多人前來觀賞。”陪同筆者采訪的印象荷花觀景園負責人秦彬,提起荷花,說起深受游人們喜愛的“荷花系列美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筆者看到,池中的荷葉,已經褪去夏日碧綠的色彩,展露出秋日迷人的斑斕,或卷曲,或低垂進水中,展示著最后對溫暖的留戀;再細品味,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的荷葉,逆光下的色彩更加飽和鮮艷,水中的生態魚與水面的鴨鵝相伴尋食,好一幅祥和的畫面。

      當地人介紹,說是荷塘,其實就是以前金馬河邊的河灘地、沙漏地,通過引進農旅項目,現在修建成為富有特色的印象荷花觀景園。荷花池周圍改造成步行道,建起了亭榭,池中投放了上千公斤的生態魚,形成優美的環境吸引市民前來休閑娛樂。

      在秦彬陪同下,筆者用雙腳丈量了約320畝的觀景園,遠見利用舊農舍打造的隨園風味餐廳,頗有“田野炊煙”的煙火氣,還有那川西林盤自然形成的“竹林人家”,再有那修舊如舊農家小院里的“草根三味”勾起一抹“鄉愁味道”,更有利用舊牛圈改造后人工飼養的鴿子、土雞、孔雀、山羊形成的幾分“田園夢想”,最浪漫的當然要數那水車旁、馬車邊、草坪上舉行戶外婚慶……黃水在支持印象荷花觀景園打造農旅融合鄉村風情游以來,遵循“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的原則,結合鄉村原有資源與特色,引導村民流轉自家的河灘地、沙漏地、農舍,并融入印象荷花觀景園就近務工,讓荷花烹出了別樣的黃水楊公味道,也讓村民嘗到了增收的幸福滋味。

      一個夢想正在走進現實

      一身深色工作服、一雙雨鞋、身系圍裙,一會掃地,一會拆菜,動作嫻熟麻利……

      當天在印象荷花觀景園隨園風味餐廳,站在數十名服務人員當中,略顯削瘦的王亞文與其他員工并無二致。但當交談時,筆者發現她操著一口濃重的楊公場鄉音:“我是土生土長的楊公人,和丈夫一直生活在楊公2大隊4隊。”

      “為什么會在印象荷花觀景園打工?”

      “當初我也是有夢想的。”王亞文談起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在沒有印象荷花觀景園或更早以前,王亞文一心想的是,“跟自己的男人一起,打工賺錢,修房買車。

      然而就是這看似不是夢想的夢想,卻讓王亞文幾乎耗費30年的光陰。年輕時,她與現在的丈夫蘇朝根在自己家門口相遇、相愛,最終喜結連理。特別是有孩子后,小兩口更是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30多年過去了,夢想還是夢想,心中的夢想無法走進現實。風平浪靜的生活在201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被打破:王亞文與丈夫商量,決定將自己的河灘地、沙漏地、農舍流轉給印象荷花觀景園,讓自己的小夢想服從于黃水楊公的大夢想。

      田地流轉后,自己干點啥?就在此時,印象荷花觀景開始招工,重點是招收就近流轉田地的村民。王亞文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報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非常勤快,也能吃苦。”談起王亞文在印象荷花觀景園的表現時,秦彬說,“無論多臟、多累、多苦的活兒,她都能勝任,工友們的事她也非常熱心。”

      “月收入2000多元,丈夫在這里做安保掙3000多元,不僅掙了錢,而且顧了家,離我們的夢想走進現實越來越近,感謝黨的好政策呀!”王亞文真誠地說。

      同在一起打工的羅清華說起在印象荷花觀景園打工的事,更是有幸福滿滿的滋味,“這幢一樓一底的小樓就是我家流轉給印象荷花觀景園的,你看,漂亮吧!”60多歲的羅大姐告訴筆者,加上打工和房租收入,她一年能有四五萬元的收入。“沒想到人老了好日子也來了,我要趁身體好繼續好好上班,多賺點錢,孝敬老人,照顧丈夫,有條件的話,改善一下居住條件。”樸實的語言道出了羅清華樂觀的心態和夢想。

      一個顏值加氣質的印象荷花觀景園

      “春賞櫻花夏賞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關于荷花有無數的贊美詩句。成都雙流金馬河畔的黃水楊公場,印象荷花觀景園正好滿足了市民們賞荷的雅興。

      雖然荷花謝了,荷葉枯了,但當天在荷花池邊,筆者仍偶遇一群“荷粉”,“我們今天來,看到這個荷塘的秋色也很美,周邊的環境打造的也很漂亮,置身這樣的鄉村自然景色間,真的讓人賞心悅目精神爽。”游客薛娟就和幾個姐妹在此游玩流連忘返。

      印象荷花觀景園位于金馬河畔的黃水楊公七組,緊鄰成新蒲快速通道,社區通過流轉等合作方式,于2018年9月引進業主開始建設,經過科學治理、升級改造實現華麗轉身,一個美麗的印象荷花觀景園在金馬河畔已顯雛形。

      秦彬告訴筆者,為了大力改善印象荷花觀景園環境,從2018年9月起,印象荷花觀景園的總投入已達1200萬元,對道路環境全面進行升級改造,并充分利用好金馬河畔原生態景觀的優勢,打造具有川西壩子蜀風蜀味特色的美麗鄉村新板塊,既迎合了現代都市人的審美情趣,又突出了古樸鄉村、河畔人家的本土特色。

      對于印象荷花觀景園,秦彬向筆者描繪出一幅秀美的畫卷:將按照“生態、業態、形態、文態”融合發展原則,以農耕文化為靈魂,立足印象荷花觀景園的發展方向,以打造都市后花園主題旅游“微度假”目的地為目標,提煉荷花特色文化,融合體育、健康、養老等休閑產業,積極打造富有蜀風蜀味特色的農旅融合消費場景。

      楊公社區黨委書記夏治洪告訴筆者,“印象荷花觀景園打造‘黃水楊公味道’包括了三個層面:一是體現口感的各種美食美味;二是身體感受到的環境溫馨味;三是讓心靈感覺到文化味,讓人在其中微醉并產生某種感動的味道。”“黃水楊公味道”里融入了特色文化的人文風情,這是從舌尖到心尖的旅行,要品嘗這三味一體的味道,必須到雙流黃水楊公印象荷花觀景園。外人也許很難想象,從前的一片漏沙地,即使種些蔬菜、糧食都是有投入、少產出,“近幾年,通過社區發展治理以及鄉村振興戰略,使得這里完全改變了模樣,不僅留住了鄉愁,還使很多都市人群走到了印象荷花觀景園的田間地頭游玩、體驗鄉村風情。”

      印象荷花觀景園把山水田園風光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打造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不僅留住了最美鄉愁,也讓百姓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依托印象荷花觀景園,當地老百姓增收增加了幾項新的收入來源:停車場收入、農產品銷售、兒童玩具、飲料冰淇淋、地方小吃……“我們的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以前到城里打拼的人,如今紛紛返回老家尋找創業機遇。”羅清華說。(王昱霖 楊顯云 宿丹)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