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時代光影 百部川揚 |這里的“田保姆”為何吃香

      發稿時間:2023-08-11 15:06:12 來源: 中國網


      (資料圖片)

      6月14日的《四川新聞聯播》報道了全省農業生產大托管暨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的新聞。這場傳遞我省社會化服務發展新風向、面向全省老鄉推廣大托管好做法的會議,將舉辦地選在了四川最東端的縣域——達州市宣漢縣。

      小伙伴們都知道,這里位于盆周山區,山高坡陡、地多塊小,并不利于規模化生產。但就是這樣一方土地,卻硬是靠著老鄉們的勤勞與智慧,成為全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典型縣”“先進生”——服務面積突破了56萬畝、服務組織多達143家,兩項數據均位居全省前列。

      越來越多的專業“田保姆”樂意在這里“幫忙種地”,老鄉們也安心托付,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方式越來越紅火。我們不禁要問,宣漢靠的是啥?

      首先,基礎條件很重要!

      宣漢在地勢條件上不占優勢。老鄉們為了克服短板,探索出了一種名叫“長藤結瓜”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以當地3個主干流域為“藤”,以各個點位的“高標準農田”為“瓜”,串點、連線、成片,讓原本零散的土地盡量集中連片,不僅供水方便,更適宜大型農機具開展作業。

      山地上的錯落空間被連接成了規模大、條件好的“金土地”,專業的“田保姆”——社會化服務主體們爭著搶著來幫它結出碩果!

      然后,“政策禮包”挺豐厚!

      在宣漢,“田保姆”們只要完成服務面積1000畝以上,便可獲得最低畝均激勵資金10元;服務面積若超過10000畝,畝均激勵資金可提升到40元。干得越多補貼越多!

      最后,大家都有得賺!

      以種植水稻為例,老鄉向全程托管的“田保姆”認購700元/畝托管費,秋收后,“田保姆”按照市場價,給予老鄉每年800斤/畝干稻谷的保底收入,超出800斤的收益部分,村集體獲得1%,剩下的99%則由老鄉和“田保姆”三七分。尤其是宣漢正大力推行“稻魚共生”的種養模式,養魚獲得的收益可觀,也按照此比例進行分配,老鄉和“田保姆”都能獲得兩份收益,真香!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