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十四國記者青海“引共鳴”:全民參與保護與發展互融

      發稿時間:2023-06-16 15:08:24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記者團在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科普館觀看紀錄片。 馬銘言 攝


      (資料圖)

      中新網西寧6月16日電 題:十四國記者青海“引共鳴”:全民參與保護與發展互融

      作者潘雨潔

      “我聽說,在青海一些村莊,村民們通過自愿回收垃圾改善生活環境,最終增長了收入。這種兼顧生態保護與地方經濟的做法,為我們加勒比地區群島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啟示。”15日,今日格林納達網副主編蘇琳·瑪麗亞·勞楚彤稱。

      當日,“與江源和諧共生”2023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在該省結束三天的實地采訪活動后,來自南亞、加勒比和中南美洲地區十四國記者參加論壇,與國內外嘉賓開展對話討論。

      此行中,記者團從青海東部省會西寧行至黃河岸邊、青海湖畔,親身體驗綠色城市與清潔能源建設發展,感受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風光。他們大多是首次來到青海,行程結束后,“嚴格及時的保護”“共治共享”“合作共贏”成記者們描述見聞時的“高頻詞”,引發共鳴。

      青海湖岸畔的廣闊草場上,嬉戲奔跑的普氏原羚時隱時現,靈敏的身影被記者們捕捉記錄。普氏原羚現僅分布于青海湖環湖部分區域,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其野外種群數量從監測之初不足300只恢復至3000余只。

      圭亞那總統辦公室新聞與宣傳處處長、總統新聞秘書蘇爾·瓦萊里婭·芬德萊-威廉姆斯表示,從青海的例子看,中國政府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審慎規劃、及時執行“值得贊揚”:“當地官方讓民眾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每個人逐漸與其所依賴的自然環境、周遭萬物發生情感聯結,發自內心以家園為傲。”

      圖為外國記者站在巡檢塔上俯瞰“光伏海洋”。 馬銘言 攝

      在青海共和光伏產業園,逐光而列的光伏板望不到邊。目前,青海清潔能源綜合開發條件居中國首位,清潔能源裝機4225萬千瓦,占比達91.6%,保持中國領先。

      站在巡檢塔上俯瞰“光伏海洋”,外國記者們紛紛打開手機直播,“產業園的規模有多大?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多少?是否有跨區域的可再生能源合作項目?”講解員不斷回答各國記者的提問。

      《所羅門星報》特約撰稿人、所羅門群島外交政策咨詢秘書處高級研究員盧克·瑪尼認為,中國在光伏發電成本控制及產業規模化方面“走出了從0到1的關鍵一步”,“讓欠發達地區從中國的實踐中,看到了在本土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的可能性”。

      今日,十四國記者告別青海。臨行前,斯里蘭卡《ADA報》記者娜沃迪亞·帕瓦妮·佩里斯表示,自己會將此行所學帶回家鄉,希望未來各國能通過環境保護的具體行動尋找合作契機,共同構建生態文明。(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