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電臺道】電動車進樓充電屢禁不止?天津這個小區的操作絕了! 每日速訊

      發稿時間:2023-04-28 10:07:12 來源: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走進西青區精武鎮國興佳園社區,一座面積近800平方米、鋼結構、尖頂造型的智能充電車棚映入眼簾,居民王女士通過人臉識別進入車棚,為自己的電動自行車刷卡充電。

      使用公共充電設施,已經成為這個社區居民們的日常習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一個擁有超2000住戶,幾乎家家都有電動自行車的社區來說,他們是如何做到給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的?又是如何解決困擾眾多社區消防安全和百姓生活的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難題的?天津廣播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公共充電設施 居民王女士前往智能充電車棚充電

      配建充電設施曾遭居民強烈反對

      國興佳園社區建成于2015年,共有26棟居民樓,有居民2000多戶。其中大多數居民都是還遷居民,社區里的電動自行車保守估計超過1200輛。如今,國興佳園社區已建成一個智慧充電車棚和八組電池充電柜,可以滿足400多輛電動自行車或電池同時充電,設施使用率達到90%多。

      國興佳園社區智能充電車棚

      可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另外一番景象: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飛線充電”等違規充電現象隨處可見,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也給社區管理、物業等部門的工作開展造成不小的困擾。

      “推到樓道充電幾乎每層都有,我們配合物業對在樓道充電的電動自行車進行反復清理,反復回潮……”國興佳園社區居委會主任程學帥說起當時的情景,仍十分感慨。

      為了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解決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問題,2020年,在精武鎮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國興佳園社區啟動了智慧充電車棚的選址和建設工作,并將其納入區民心工程重點項目進行推動。但推進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要建充電設施,首先面臨的就是選址難題。國興佳園社區建成年頭雖不長,但公共空間十分有限。經過再三研究,精武鎮政府決定對社區東側的一個停車區域進行重新規劃,用作充電車棚建設。地塊騰空、土地規劃、項目審批……一系列工作正在推進,居民們卻提出了很多反對意見。

      首先找到居委會的是住在15號樓的居民張大娘。她說自家陽臺距離車棚規劃位置直線距離不足十米,幾百輛電動自行車同時充電,萬一著火了或者發生電池爆炸,會對全家的安全造成威脅。

      張大娘的擔憂并非個例,住在規劃充電車棚周邊4棟居民樓的近200多戶居民,也都有著同樣的顧慮。

      國興佳園社區居委會主任程學帥將居民們的意見一一記錄匯總后,反映給了精武鎮政府的相關部門。鎮政府安全辦公室對此十分重視,在編制充電車棚運營管理方案時,充分考慮了居民們提出的意見,并指導社區對充電車棚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制定了對應的解決措施,盡最大可能杜絕各類安全隱患。經過充分準備,程學帥和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張大娘家,將充電車棚的建設規劃、安全性能、尤其是后期運營過程中的管理和保障措施一一說明,逐漸打消了張大娘的顧慮。

      智能充電車棚的煙感報警器

      防火設施

      經過近一個月的入戶宣傳和溝通,對充電車棚建設心存疑慮的200多戶居民們也點頭同意了配建方案。幾個月的緊張施工后,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400輛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的智能充電車棚建成并投入使用。

      家住14號樓的居民王女士率先辦理了充值卡,成為了智能充電車棚的首批使用者。她告訴記者,推車上樓充電存在安全隱患,這一點她早就有所了解,甚至心存擔憂,但苦于社區沒有公共充電設施,她也只能冒險每天推車上樓。現在,雖說每天回家要多走幾步道兒,但充電方便了,安全性提高了,她也安心多了。

      “我上班離家不算遠,基本三四天充一次電,充電車棚有門禁還有懸掛式噴淋滅火器,居民通過“一車一卡一位”方式,人臉識別進入車棚,刷卡進行充電,電池充滿電或者到達指定時間后,自動斷電,安全也放心。”

      正在車棚充電的王女士

      居民張先生充電完成后,推車離開

      充電棚建成初期利用率卻不高

      充電車棚終于建起來了,但是最初一段時間,前來充電的大多是跟前幾個樓棟的居民,大多數居民反應頗為“冷淡”。

      因為社區只有這一處集中充電設施,一些離充電車棚距離較遠的居民來充電的積極性并不高,家住25號樓的居民張大爺說,從他家走到充電車棚距離不算太遠,但對于近200多戶像他這樣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還是有些不便,尤其是出門采買回來,存車后拎著東西走回家,有些吃力。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社區空間有限,無法建設更多充電車棚。為了滿足居民就近充電的需求,精武鎮政府工作人員經過調研,又在小區各個方位安裝了八組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柜。

      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柜外形就像社區常見的快遞柜,一組充電柜可以同時為16塊電動自行車電池進行充電。

      社區里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柜

      這些充電柜采取按小時收費的方式,充電完成后,車主會收到提示,將電池取走,避免長期占用。而且,充電柜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對于空間有限的老社區來說,更具推廣價值。

      居民們正使用電動自行車充電柜進行充電

      “充電柜離我更近,就在樓棟口,充電完成,手機APP就會提示你,安全也方便。”張女士說。

      通過充電車棚和充電柜的建設,居民的充電需求得到初步解決。為了進一步推進社區充電設施的合理使用,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還對社區的電動自行車進行了更為細化的分類管理,引導電池和車體分離的車主盡可能選擇充電柜進行充電,將充電車棚留給電池和車體一體的電動自行車充電使用。

      如何將充電價格降下來

      硬件設施建成了,軟件管理也得跟上。在國興佳園社區,剛剛給電動自行車充完電的居民張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充電車棚一度電是0.5元出頭的價格,充電柜按小時收費,一小時0.2元,每次充電花費在1元左右,跟在家充電每次需用1.5度-2度電、每度電0.5元,價格相差不大。”

      而其它社區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一般每度電的價格在1元左右,那么,國興佳園社區是如何把電價降下來的?據西青區精武鎮政府安全辦負責人張萬江介紹,這主要源于政府部門為主導的運營管理模式。國興佳園社區充電設施建設之初,精武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前期調研,當時全市已建成充電設施的社區,大多是由政府提供場地,再引入第三方企業免費安裝充電設施并負責后期運營。這種模式政府投入少、責任小,但卻會帶來后期運營難以監管、居民充電價格高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精武鎮政府最終決定國興佳園社區充電設施的建設、管理、運營都由政府主導,企業只提供技術支持和設備維護。“車棚、充電柜都是鎮里投資,智慧車棚投資相對較大,但與前期投入建設相比,更關鍵的是要自己管理好,政府安全辦牽頭,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各部門都要參與。這樣的模式和第三方企業運營管理相比,肯定成本低,電價就低,電價便宜,電動車充電車棚的使用率就高。”張萬江說。

      社區使用公共充電設施的居民越來越多

      現在,國興佳園社區違規充電問題已經基本杜絕,他們的做法也在西青區多個社區進行復制推廣。

      近年來,因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等電動車停放充電引發的亡人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且呈逐年多發態勢。統計顯示,目前本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接近459萬輛;今年以來,全市已發生30多起由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其中大部分發生在電池充電過程中。

      為切實加強電動車消防安全管理,今年2月1日,《天津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正式實施。規定禁止攜帶電動自行車電池進入電梯,并且明確了法律責任和處罰措施。

      如何讓居民不再陷入推車上樓充電違法、下樓無電可充兩頭堵的窘境?國興佳園社區的做法值得借鑒。

      據了解,目前河西、紅橋、東麗等多個區政府已將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納入民心工程,分步、分批推動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津云新聞編輯李彤)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