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來源:證券時報
近日,市場上關于量化交易的爭議再起,有觀點認為量化交易引發股市盤中大跌。有多家機構對此進行了回應。
百億量化私募聚寬投資撰文表示,目前國內A股規模最主流的量化產品,主要是指數增強產品和市場中性產品,以聚寬為例,指數增強產品的規模約占到公司總管理規模的85%。量化指數增強產品,是在對標指數的基礎上,通過數量化的方式進行股票優選,從而獲得指數收益(beta)以及超越指數的超額收益(alpha)。因為量化主要預測“相對好壞”,而非“絕對漲跌”,所以量化選股策略幾乎都是滿倉運行。以聚寬為例,幾乎所有產品的股票倉位都≥95%。
“指數增強策略,每天的賣出和買入都是同時在進行,不管賣出了多少,一定會買回來同等金額的股票,盡力去避免暴露beta敞口,始終保持總倉位不變。量化投資是一種科學的投資方法,是去做大概率正確的事,而不是賭指數上漲還是下跌,更不會因為市場在下跌,就盲目地跟風賣出,機器并不會恐慌。”聚寬投資稱。
另有業內人士也表示,量化股票基金在國內基本只有三個策略——量化多頭、量化中性、擇時對沖,以上三個策略的股票倉位基本是打滿的,因此股市下跌與量化并無關聯。
量化交易不會引發大盤大跌——多位國內量化機構大佬在社交媒體亮明了類似的觀點,感慨量化承受太多惡意,屢次成為“背鍋俠”。
“最近看到太多人動不動指責量化交易,量化策略的超額收益與主動權益基金確實存在‘蹺蹺板’效應,但這不應該成為量化背鍋的依據。量化在海外存在很多年,并沒有耽誤海外牛市,量化科普任重道遠,不能隨意認定和打標簽。”有業內專家表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A股市場最近幾年都是存量博弈,客觀上說量化在博弈中確實賺取了更多利潤。從交易角度看,公平性同樣值得探討。雖然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相關產品,但頂尖量化產品往往容量有限,不會對多數人開放,而通常僅用于自營,造成了市場財富快速向部分機構集中的情況。
從全球市場看,量化交易已是資管領域的發展趨勢之一,越來越多機構正在擁抱量化而非排斥。近期,國內連續出臺降低印花稅在內的多項利好措施,對于量化形成長期利好。北京一家大型量化私募人士稱,降低印花稅讓所有人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利好所有參與者,量化也將因此受益。
(責任編輯:葉景)標簽:
- 量化交易引發市場大跌? 私募機構作出回應
- 科技賽道性價比再次凸顯 百億級私募借道ETF加碼布局
- 滬深交易所優化基礎設施REITs發行交易機制
- 回血日!“政策底”后曙光初現?底部區域如何操作?
- 全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超九成
- 湖北省紀委監委通報6起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典型案例
- 古今“通”輝,活力之城!2023服貿會副中心文旅專題展搶先看
- 教育部:三年后銀齡教師將達12萬
- 由兩處血痕揪出“消失的”真兇,烏魯木齊警方不懈追兇20年前命案嫌犯
- SOHO現代城出入口倆橫桿擋便道,人經過得“高抬腿”
- 北京房山區受災學校搶修工程完工,保障如期開學
- 軌跡球無線鼠標 優惠活動超值
- 意媒:博努奇與羅馬展開初步接觸,球員很適合三后衛體系
- 市場供需博弈 碳酸鋰期貨持續調整
- 招行邏輯:資產決定負債
- 一校一策,北京因雨受災學校如期開學啦
- 白圣女與黑牧師 第八集 弗雷德里卡留下的東西 預告
- 間諜教室 第二季 第二十集 MISSION 《夢語》Ⅰ 預告
- 五大上市險企中期業績全部亮相 呈“兩升三降”格局
- 助力信貸投放 銀行“二永債”發行放量
- 28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向擔保公司借7萬到期未還 房子被“搬空”
- 新聞觀察丨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愈演愈烈
- 海淀多名高校學生遭“洗腦”欲轉賬,反詐中心緊急攔截
- 多家旅游平臺赴日游產品降溫,部分游客被“勸退”
-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 救回來了!產婦羊水栓塞,醫生講述生死救援
- 筆記本一直插著電源好:鋰電池不鈍化
- “一經售出,概不退換?”演出票務“霸道”條款惹爭議
- 繼王詩齡后,多多和天天也出國了,為什么星二代集體“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