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天天觀熱點:近1年基民行為帶來收益增益?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揭秘基民投資收益

      發稿時間:2023-03-21 15:12:40 來源: 中國網理財


      (資料圖片)

      中國網財經3月21日訊 中國公募行業已步入第25個發展年頭,在創造了長期突出的超額回報同時,讓投資者也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和體驗是行業共同的課程。近日,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興證全球、上投摩根、信達澳亞、博道基金六家基金公司聯合發布《2022年公募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這是繼《2021年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發布之后第二次基金公司聯手大規模梳理客戶實際盈利數據,與2021年的內容相比,此次發布的報告在樣本范圍和研究方向上均有所創新。樣本范圍上,此次參與研究的基金公司擴展至6家,產品范圍由主動權益拓展到偏股及偏債,并首次對偏股產品進行區分風格的分析。研究方向上,此次報告對此前的研究框架進行了創新,將基民收益率用內部收益率(IRR)刻畫,嘗試將投資時點對實際收益的影響描述得更加精確。并在之前的“基民行為損益”基礎上,構建“基民增益系數”來刻畫基民獲得感,使其更具可比性。

      具體來看,“基民增益系數”公式為“基民增益系數=(1+基民收益率)/(1+基金凈值增長率)”,當系數大于1時,意味著基民收益大于基金收益,即基民行為為最終投資收益來帶了增益;當系數小于1時,則意味著基民收益小于基金收益,即基民行為為最終投資收益來帶了損耗。報告顯示,近一年的基民整體增益系數大于1,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市場調整中,基民行為最終投資收益帶來了增益。報告發布機構表示,基民增益系數同時考慮了投資本金和投資收益,并以數字刻畫出基民整體投資資產相較基金收益的情況,從而使基民的獲得感可以更清晰、更直觀地呈現出來。(數據區間:2021.7.1-2022.6.30)

      從報告披露數據來看,在近3年和近5年的上漲市場中,偏股型基金的基民年化收益分別為19.30%和10.92%,高于同期市場萬得全A指數年化收益4.33%、10.10%,這意味著基民長期收益率跑贏市場。在近1年、3年和近5年的市場中,偏債型基金的客戶平均收益均為正,意味著偏債型產品的持基體驗更穩健。聚焦到偏股型基金的客戶損益來看,近一年基民增益系數為1.02,意味著基民收益相對基金收益有所增益;而拉長時間看,近三年、近五年基民增益系數分別為0.97、0.96,也就是說基民收益出現損耗,且時間越長損耗比例越高。從投資體驗來看,不同風格的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體驗有較大差異。其中,價值型基金的基民平均年化收益在近1、3、5年都是正數,在三類偏股型風格中最穩健。在上漲市場中,均衡型和成長型產品的基民收益更高。(數據區間:2017.7.1-2022.6.30)

      作為報告發布方,景順長城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證全球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博道基金一直以來關注客戶投資獲得感問題,重視對客戶行為和盈利體驗的研究,此次在搭建基礎框架的同時,六家公司匯總長期積累的客戶數據,開展實證研究和歸納總結,對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的路徑進行了探索。據報告發布方介紹,本篇報告是系列研究的第一期,后續還將有更多關于基民行為的內容推出。

      (責任編輯:李春暉)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