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環球今頭條!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建議支持保險企業投資興辦醫療機構

      發稿時間:2023-03-06 11:22:53 來源: 中國網理財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 近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拉開帷幕。中國網財經記者近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帶來多份議案。其中,一份議案聚焦關于支持保險企業投資興辦醫療機構的建議。

      周燕芳表示,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加醫療資源有效供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利用效率,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的重要力量。年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社會資本辦醫。立足社會辦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出臺拓展社會辦醫空間、擴大用地供給、完善醫療保險支持政策等系列支持措施。同時,明確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機構投資社會辦醫,并與社會辦醫聯合開發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險產品。保險企業正成為社會資本辦醫的重要參與方之一。

      保險產品與醫療健康服務逐漸深入融合


      (相關資料圖)

      第一,保險資金與醫療投資具有高度匹配性,是醫療產業投資的重要力量。保險資金具有期限長、規模大、穩定性高等特點,注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醫療產業的投資及運營對資金量的需求較大,醫療機構整體盈利能力有限,需要長期經營形成穩定收益。保險資金適合投資長期持續經營、具有穩定收益和較低風險的醫療行業。

      第二,商業保險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辦醫療機構的重要支付方。隨著老齡化、慢性非傳染病群體快速增長,醫療費用負擔逐步加重等多重挑戰,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壓力增加,保險作為重要的資金來源,與醫療健康融合已成為趨勢。隨著保險企業在醫療行業基于戰略合作、業務合作、股權合作的不斷深入,商業健康保險在我國醫療衛生費用中的支付比例將不斷提高。

      三是保險產品與醫療健康服務的融合逐漸深入,兩者聯動,實現多贏。保險企業不僅能夠通過保險產品為社會辦醫提供支付保障,探索、創新費用支付方式。同時,能加大保險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主動進入到參保人的日常生活中,對參保人的疾病風險進一步調控與防范,降低保險公司的醫療服務風險控制難度。通過健康管理降低參保人風險發生概率,進而降低保險成本,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過度醫療。

      區域規劃不透明、政策支持不到位

      周燕芳表示,目前,各大保險機構積極參與社會辦醫,并圍繞專科特色醫療、互聯網醫療、康復護理、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有效補充。部分保險機構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的同時,積極創新健康保險產品,打造“醫療+保險+服務”全周期管理體系。為助力全面建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保險企業正積極加大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投入。然而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難點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區域醫療衛生規劃不透明。根據國家要求,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對老年醫療護理、康復、兒科等社會需求大的薄弱專科醫療機構不作規劃限制。在實踐過程中,雖然各地衛健委對本區域醫療衛生機構做出明確規劃,但是社會資本無法了解可建設醫療機構的具體區域,以及可建設醫療機構的級別、類別、數量、規模等信息。社會資本新建醫療機構的總量和空間布局仍會受到整體規劃限制。

      第二,政府對非公立醫療機構政策支持不到位。政府對非公立醫療機構政策支持不到位,主要體現在財政補貼、稅收、人才建設等方面,具體包括:財政補貼方面,非公立的非營利性醫院在應急突發事件中,無法獲取政府給予當地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包括但不限于按床位補貼、按項目補貼等)。

      稅收方面,雖然國家規定營利性醫療機構在開業3年內免征增值稅、房產稅等,但是由于新建醫療機構營利周期較長,3年免稅期滿后,醫院除醫療業務收入免交增值稅外,醫院需要承擔增值稅(物流采購等)、房產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負擔較重。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非公立醫療機構普遍存在人才緊缺,新人和退休返聘人員多、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公立醫院有較完善的醫教研人才培養體系,高技術人才擁有事業編制身份帶來的工作穩定感以及優厚的退休金、養老金等待遇。而非公立醫院無法提供通暢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晉升通道和良好的學術氛圍圈,公立醫院的人才到非公立醫院工作的動力不足。

      第三,保險企業受到公司架構管理層級限制。保險企業投資醫療相關子公司需要按照《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非保險子公司進行管理。《辦法》規定,保險集團公司與其非金融類子公司之間的股權控制層級原則上不得超過四級。但是很多情況下,保險集團公司下屬投資辦醫公司已經是二級或三級公司,而擬投資的醫療集團已經有兩級或三級架構,導致保險公司投資辦醫后股權控制層級超過規定限制。

      建議放寬保險企業辦醫的公司層級限制

      基于上述分析,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大區域醫療規劃信息公開力度。建議各地衛健相關部門編制發布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指引清單,公開區域內社會辦醫療機構的設置區域、級別、類別、數量、規模、分布等信息,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并對區域醫療規劃信息進行動態更新,定期公布。。

      第二,放寬保險企業興辦的康復、護理等短缺專科醫療機構的醫療準入限制,加快醫保審批流程。保險企業興辦康復、護理等短缺專科醫療機構,不僅能夠有效彌補現有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不足,而且有利于探索多層次支付體系,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化的康復醫療服務需求。建議放寬對保險企業興辦的康復、護理等醫療機構醫療資質準入限制,加快該類醫療機構接通醫保審批時間,簡化醫保審批流程。鼓勵保險企業興辦的康復、護理等醫療機構加入區域醫聯體和專科醫聯體,支持該類機構優先承接公立醫院機構下轉的康復等業務。

      第三,應急事件中給予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定的優惠政策和補貼。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建議對承擔同樣任務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給予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財政補貼。同時,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因承擔急救任務而購置的大型醫療救治設備,給予一定比例的購置補助資金,避免其在后續運營中因背負沉重債務而無法健康持續發展。

      第四,加大對新建的薄弱專科醫療機構的減稅降費力度。

      考慮到醫療機構的公益屬性和社會職能,建議對區域內新建的緊缺的專科醫療機構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減免或優惠,并對社會辦醫承擔的政府公益性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稅收減免。例如,對新建的老年醫療護理、康復、兒科等社會需求大的薄弱專科醫療機構,在開業5年內免征增值稅、房產稅等。

      第五,加大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扶持力度。建議消除社會辦醫專業技術人才職稱晉升、課題申報等政策壁壘。對達到一定標準和規模的社會辦醫的重點學科、特殊人才給予獎勵和支持。完善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兼顧醫師第一執業點與其他執業點之間的利益平衡,促進醫務人員在公立和社會辦醫的順暢流動,吸引年富力強、專業骨干醫生有機會流入非公立醫院的人才培養陣營。

      第六,放寬保險企業辦醫的公司層級限制。考慮到保險公司投資辦醫的社會效益,建議銀保監會針對保險企業興辦的醫療機構,原則上可以突破《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非保險子公司與保險集團的股權控制層級不得超過四級的限制。

      (責任編輯:王擎宇)

      標簽: 醫療機構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