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持續虧損償付能力不達標,“雙C”險企華匯人壽何時能回正軌?

      發稿時間:2023-02-10 09:16:02 來源: 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償付能力不達標 截至2022...." />(function () {var url=document.querySelector('meta[name="murl"]').getAttribute('content')if (/s=noRedirect/i.test(location.search)) return;if (/AppleWebKit.*Mobile/i.test(navigator.userAgent) || (/MIDP|SymbianOS|NOKIA|SAMSUNG|LG|NEC|TCL|Alcatel|BIRD|DBTEL|Dopod|PHILIPS|HAIER|LENOVO|MOT-|Nokia|SonyEricsson|SIE-|Amoi|ZTE/.test(navigator.userAgent))) {try {if (/Android|Windows Phone|webOS|iPhone|iPod|BlackBerry/i.test(navigator.userAgent)) {window.location.href = url;} else if (/iPad/i.test(navigator.userAgent)) {}} catch (e) {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首頁 宏觀 金融 證券 科創板 產經 消費 科技 汽車 醫藥 能源 房產 var now = 0;$(function onTab1(){setInterval(function(){$('a.ab1').css({'display':'none'}).eq(now).css({'display':'block'});now = (now == 1)?0:1;},5000)})財經 > 保險 > 正文全部股票基金-->持續虧損償付能力不達標,“雙C”險企華匯人壽何時能回正軌?2023年02月10日08:48  中國經濟網  新聞爆料:finance@china.org.cn 電話:(010)82081166 微信 QQ好友 新浪微博 QQ空間

      來源:投資時報 作者:方悅


      (資料圖片)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2021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華匯人壽被評為C類。該公司2016年—2022年累計虧損5.59億元,2022年最新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C,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投資時報》研究員 方悅

      2022年,資本市場頻繁震蕩,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盈利縮減甚至虧損成為了常態。于2011年成立的華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匯人壽)亦是虧損大軍中的一員。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2年,華匯人壽全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596.39萬元,同比減少13.83%;凈利潤虧損0.71億元,而2021年虧損0.75億元。

      華匯人壽由于正按照監管要求開展公司治理整改工作,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相關審議程序無法履行,自2013年起,已經連續9年未披露年報。而《投資時報》研究員通過已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計算得出,該公司2016年至2022年持續虧損,已累計虧損5.59億元。

      償付能力方面,華匯人壽最新一季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C類,尚不滿足《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中“風險綜合評級在B級及以上”的條件,成為償付能力不達標險企。

      此外,華匯人壽經營評價結果亦處于行業下風。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2021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華匯人壽2021年度經營評價結果為C類,在受評人身險公司中,僅8家被評為C類。

      就業績、經營評價結果、治理整改進展等方面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向華匯人壽發送了溝通函,華匯人壽回復表示,相關內容后續可關注公司網站。

      凈利潤持續虧損

      據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華匯人壽去年第4季度的保險業務收入為133.49萬元,同比減少21.32%;凈利潤虧損0.21億元,虧損額同比縮窄9.45%。

      2022年全年,華匯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96.39萬元,同比下降13.83%;凈利潤虧損7085.55萬元,而2021年虧損7529.14萬元。2022年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57%、-8.62%,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50%。

      華匯人壽在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目前新產品報批、業務規模、投資渠道和機構建設都受到限制,且公司作業機構僅有沈陽本部及6家中心支公司,經營區域較小,對公司業務發展和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產生巨大的壓力?!睋?,2022年第4季度,該公司僅存一款可售團體定期壽險但無法形成團體保障計劃,且暫未成功備案新產品、開展新業務,市場競爭力嚴重不足。

      針對業務經營停滯、無法實現經營目標的相關風險,華匯人壽提到三點措施:一是按照監管的意見和要求,根據整改工作方案全力組織落實;二是與監管部門和股東單位積極溝通協調,在根據法律法規、監管政策和《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完成公司治理整改工作任務并經監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推動“三會一層”恢復正常運行,實現公司正常的業務經營;三是全力開拓市場,研發產品、控制風險、彌補虧損,實現公司平穩健康發展。

      由于華匯人壽自2013年起便沒有披露年度信息報告,《投資時報》研究員通過梳理該公司已公布的償付能力報告發現,華匯人壽的凈利潤在2016年至2022年期間已經連續7年處于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2016年—2022年,華匯人壽的凈利潤分別為-7099.34萬元、-6438.09萬元、-7138.43萬元、-5824.93萬元、-1.48億元、-7529.14 萬元、-7085.55萬元,累計虧損額達5.59億元。

      華匯人壽2022年第4季度部分財務指標

      數據來源: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償付能力不達標

      截至2022年第4季度末,華匯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雖然相比2021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是仍處于較高水平,分別為2538.08%、2545.9%。

      同時,據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由于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監管部門認為華匯人壽操作風險較大,風險綜合評級結果被評為C類。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已連續三個季度為C類。

      按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保險公司需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三項監管要求,才屬于償付能力達標公司。

      華匯人壽雖然第4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滿足監管要求,但最近一次的風險綜合評級并未達標,因此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針對風險綜合評級的結果,華匯人壽在2022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主要采取以下幾點措施:第一,組織召開多次會議對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及原因、公司風險狀況和管理情況、可能面臨的監管措施進行分析,對直接影響評級結果相關問題的整改方案進行再次檢視和更新;第二,控制存量風險,根據公司風險點數據庫中未關閉的風險點結合公司實際進行有效改進,預防監測增量風險;第三,結合公司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工作和SARMRA自評估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持續加強公司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完善修訂各項風險管理制度及流程,不斷完善償付能力風險管控手段,根據公司關鍵內部控制點及年度的關鍵風險指標加強對各項子類風險的監測,及時評估和報告;第四,結合公司內網償付能力監測管理系統,對重點指標進行持續分析和監控。

      據悉,銀保監會及派出機構未針對該公司最近兩期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采取監管措施。

      經營評價結果為C類

      此外,1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了《2021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華匯人壽被評為C類,表示該公司在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某方面存在問題。

      據了解,此次經營評價對象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經營滿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保險公司法人機構。評價內容包括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三個方面,其中,人身險公司評價指標體系由保費增長率、綜合投資收益率、風險保障貢獻度等14項指標構成。

      上述公告披露了160家保險公司的經營評價結果,其中財產險公司79家,人身險公司81家。在81家人身險公司中,評價結果為A類的有24家,B類49家,C類僅8家。顯然,華匯人壽此次的經營評價結果在同行中處于劣勢。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通過查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幾年披露的經營評價結果發現,2019年和2020年,華匯人壽的年度經營評價結果均為C類,而2018年該公司被評為唯一的D級險企。

      (責任編輯:孟茜云)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