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頭條!1月即已收復失地 “固收+”欲再展宏圖

      發稿時間:2023-02-06 10:27:19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料圖片)

      此前備受煎熬的“固收+”類產品,在今年1月份打出了翻身仗。

      剛剛披露的基金和銀行理財季報顯示,“固收+”類產品在去年四季度繼續遭遇了凈值和市值回撤,個別產品贖回規模高達百億份。

      歷經蟄伏與布局之后,新年的第一個月,“固收+”產品就開始逐步收復去年四季度的失地。數據顯示,“固收+”基金產品在1月份整體已經取得了近2%的回報。

      展望全年,機構整體頗為樂觀,并認為今年有望成為“固收+”策略再展宏圖的一年。

      贖回潮波及“固收+”

      2022年四季度,“固收+”基金整體呈現出凈值回撤和份額縮水的跡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去年四季度“固收+”基金凈值回撤中位數在0.82%,平均回撤0.9%,而凈贖回比例高達9%。

      從銀行理財四季報看,已經披露的固收以及“固收+”產品均呈現類似特點。

      去年四季度債市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去年11月,防疫措施優化、金融支持地產相關舉措相繼出臺,債券市場重燃復蘇預期,收益率快速上行。受市場調整影響,理財產品贖回負反饋出現,債市拋壓急劇上升。

      因此,債券持有比例較高的產品普遍業績不佳。

      國海證券固收分析師靳毅表示,去年四季度各類“固收+”基金的區間回報中位數均為負值,其中,由于一級債基持有相對更高比例的債券類資產,受到債市調整的影響相對更大,季度回報的中位數在近一年中首次出現負值,最大回撤的中位數超過1.5%。

      其中較為極端的是,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基金去年四季度凈值回撤高達60%。而“固收+”基金中的可轉債基金整體表現同樣不佳,整體回撤高達4.7%。

      從各類型“固收+”產品數據看,受到沖擊最大的是便是產品規模。去年四季度,在“固收+”基金中,份額縮水超過50%的便有3只基金。一家銀行理財產品遭遇市場巨額贖回,規模高達百億份。

      具體而言,2022年四季度,從各類“固收+”基金季度回報和最大回撤的表現來看,分別有81.8%和77%的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實現了負收益。

      “而含權比例相對較高的偏債混合基金和部分靈活配置型基金,則相對更受益于股市上漲的行情,兩類產品中分別有34.4%和26.9%的基金實現了正收益。”靳毅表示。

      “固收+”基金增配可轉債

      去年四季度末,“固收+”基金整體規模為2.11萬億元,較此前一個季度減少9%。

      從資產分布看,該季度“固收+”基金資產以減少債券類資產為主要特征。數據顯示,債券類資產減少了10.99%,至1.74萬億元。無論是國債、金融債、企業債,還是企業短融券、中票均呈現出持倉下滑態勢。

      債券類資產中僅有可轉債呈現出整體被增持狀態。數據顯示,四季度“固收+”基金明顯增持可轉債,市值增長4.44%,達到了2430億元。從持有主體持有金額看,可轉債基金無一進入前三名。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債券和浙商豐利債券增強債券基金位居可轉債持有規模前三名。匯添富可轉債基金以58億元可轉債持倉位居可轉債基金首位。

      從具體持倉數據看,浦發轉債、興業轉債、大秦轉債、光大轉債和蘇銀轉債是“固收+”基金持有規模最大的可轉債。

      靳毅表示,去年四季度“固收+”基金在提升倉位的同時,價格中樞有一定下行。這一方面與可轉債市場震蕩下行,導致基金所持有可轉債價格普遍降低有關;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去年四季度,“固收+”基金更多持有偏債型轉債,以作為純債替代。

      興業證券固收分析師左大勇在其報告中表示,去年四季度一、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型產品的可轉債倉位均有所提升,同時總權益倉位也有所提升,反映出了這類基金可能對市場持有偏積極態度。

      提前布局迎收獲

      從2022年四季報看,去年末,“固收+”基金加大了對股市和可轉債的配置力度。

      天治可轉債基金基金經理李申表示,去年四季度可轉債市場已經處于底部區間,流動性殺估值帶來了更好的買入機會,而可轉債正股越來越高的投資價值也提升了風險偏好。因而,去年底基金開始轉變了操作策略,在大金融、穩增長等板塊以外增加了組合彈性。

      歷經去年四季度的蟄伏和提前布局,“固收+”基金在新年首月終于迎來不錯的整體表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固收+”基金取得了2.05%的平均收益,最高達到了11.37%。

      據悉,不少機構已經摩拳擦掌,擬在今年發行“固收+”產品。一位“固收+”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從今年行情走勢看,與去年末預期基本一致,產品取得了不錯回報,去年四季度失地已經收復。展望未來一段時間,更期待在股市上博取更高回報。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基金整體 基金凈值 基金季度 基金基金經理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