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產品正式生效。近年來,惠民保可謂火遍大街小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0余款惠民保產品已問世,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參保人群達到億人次級別。
(資料圖片)
總體來看,多地上新的產品在保費與上一年度持平的同時,進一步延展投保范圍、降低免賠額,提高報銷比例,增加保障責任和增值服務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惠民保需要進一步優化產品設計,以保持較高的參保率、續保率,獲得可持續發展。
新一年度產品生效
“只需要195元就可以對沖300萬元的風險,為我們醫療支出‘減負’,為我們的保障額度‘增肥’。”北京一家壽險公司代理人龍平近日在朋友圈如此宣傳“北京普惠健康保”。
2022年12月31日24時,北京普惠健康保關閉了為期2個月的個人參保通道。項目方表示,截至上述時間點,該項目參保人數達到343萬。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1月1日,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產品正式生效。部分地區投保通道實施了不同程度延期。例如,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重慶渝快保”等投保通道延期至2023年1月31日。
總體來看,各地惠民保存在地域化特色,但都具備一些共性特點,如由地方政府牽頭支持,產品性質為普惠型商業補充健康保險;保險公司深度參與,在產品設計、技術支持、數據共享、推廣宣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品同質化高,保費門檻低、參保條件低,涵蓋了重大疾病特藥和其他增值服務等。
多地上新的產品在保費與上一年度持平的同時,進一步延展投保范圍、降低免賠額,提高報銷比例,增加保障責任和增值服務等。
多地推出逾260款產品
復旦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22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知識圖譜》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日,我國共推出263款惠民保產品,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
從產品費率來看,《圖譜》顯示,86.59%的惠民保產品采取單一定價,其中80.09%的產品費率集中在0至100元。從參與主體來看,我國惠民保的參與主體已形成了“政府部門+保險公司+第三方平臺公司”共同參與的發展模式。其中,明確有政府部門參與的產品約為75%。保險公司以財險公司參與最多,壽險、養老險公司次之,同時呈現出多家共保比例提升的特點,由2021年的51%提升為當前的62%。
保險公司參與方面,目前很多城市惠民保項目采用多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模式。分析人士稱,此模式可提升惠民保項目整體運營穩定性,充分發揮各經營主體的專業優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惠民保同質化嚴重的現狀。
值得一提的是,縱觀2022年度及2023年度惠民保產品,一大突出特點是覆蓋新市民群體。例如,2023年度廣州“穗歲康”新納入在該市南沙區就業、居住和就讀的香港、澳門居民等,滿足了新市民群體的投保需求。
提高可持續性
“父親有基礎疾病,百萬醫療險買不了,因此我選擇給父親配置了惠民保,用一頓飯的錢多一份保障確實很劃算。”湖南的90后女孩小薇說。
“惠民保有價格便宜、不限制年齡、健康狀況等優點。總的來說,惠民保對于老年人、健康狀況欠佳、預算非常有限或者高危職業群體是比較友好的。”一位資深保險行業人士表示,“不過,消費者要有預期,因為惠民保的報銷門檻確實不低。如果不是大病,幾乎不可能用上它;如果是大病,那還是挺有用的。”
近期,惠民保在民眾中的討論熱度有所下降,部分消費者也因對免賠額、報銷范圍的限制等,選擇不再投保,而是選擇購買百萬醫療險等。
業內人士指出,要優化產品設計,防止“惠而不保”。惠民保若想可持續發展,參保人數需要足夠多,資金池規模需要足夠大,保持足夠的參保率、續保率,盡可能覆蓋更廣泛的群體,才能形成風險分散機制。
鎂信健康首席營銷官萬小龍表示,可以通過產品優化和創新,為惠民保籌資持續賦能,實現更高參保率和續保率;通過精細化的責任設計和目錄管理,實現基金有效管理和精準保障。現有惠民保增值服務的使用率較低,而有感知的服務能夠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并最終提升續保率。
(責任編輯:孟茜云)標簽:
- 中國殘聯印發通知對關愛困難殘疾人等工作作出部署
- 全球微動態丨上億人次參保!多地2023年惠民保已生效
- 韓美核演習“正在討論”
- 新冠病毒變異毒力會越來越弱嗎?40個知識點必讀
- 云南彝良農商銀行被罰90萬:貸款用途調查不盡職等
- 金圣醫療靠“專家”招攬生意被罰20萬元
- 柔婷旗下分公司虛假商業宣傳被罰40.6萬元
- 快訊:滄州銀行運河支行因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30萬
- 世界看點:高平農商銀行因未按規定報送投訴數據等被罰84萬
- 關曉彤環球影城游玩被偶遇 抱超大號獨角獸好開心
- 3歲乞討、13歲當舞女、22歲拿影后,我敢說沒有比她更勵志的大女主了!
- 每日快播:要點臉,再爛就自我封殺吧
- 頭條:凡人修仙傳重制版定檔,卻因一個舉動再遭群嘲,官方只好這樣了
- 最新:動漫頭像|賽博浪客|Lucy 第1期
- 每日簡訊:動漫頭像|夏日重現|網代慎平 第1期
- 新年多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14個地區月最低工資≥2000元
- 元旦期間河南接待游客1300多萬人次
- 世界快看點丨鄭州市新龍路開建 鄭北將添一條主干道
- 【世界熱聞】遼寧:元旦假期累計接待游客626.93萬人次
- 每日快播:北京晴朗中迎節后首個工作日 明后天氣溫回升
- 今日熱搜: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亮相
- 天天看熱訊:河南文旅市場快速回暖 熱鬧的場景又回來了
- 【世界報資訊】2022年罰沒2.3億元,頂格、另類罰單成常客!保險業緣何一再“跑偏”
- 焦點觀察:文化需求全面升級 博物館文創如何抓住新風口
- 北京推動傳承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
- 成都新增1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 即時看!償二代二期周年下的險企眾生相:猛增資、調業務、優投資
- 最資訊丨垃圾不帶走、留影不文明 別讓這些行為煞風景
- 成都首個新經濟企業服務前站授牌
- 2023年智慧城市全球高峰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