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0日訊 11月9日,2022第三屆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在貴州遵義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以人民為中心 走好高質量轉型之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白凱圍繞高質量發展和行業轉型創新發表演講。
一、不斷深化對壽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認識
(資料圖)
(一)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和困難
2018年以來,隨著經濟發展轉型,保險行業也進入調整期,保費增速明顯回落,特別是在疫情沖擊下,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被進一步放大,行業防風險的壓力不斷加大。新征程上,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在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上下功夫,保持業務平穩、經營穩健、隊伍穩定,用發展來解決問題,用發展來開創新局。
(二)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從我們壽險業來看,壽險的本質和人民性是天然統一的。壽險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為標的,堅持大數法則,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險保障為己任,努力讓人民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幼有所護、困有所助。在行業深度調整、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只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關心關注民生冷暖,才能贏得主動。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既要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的保險需求,也要針對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普惠的保障需求積極作為,既錦上添花,更雪中送炭。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長領域,在守護人民美好生活中提升行業價值。
(三)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向改革創新要動力
當前,壽險行業正處在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口,我們越來越明顯的感到過往高速、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能不能沖出關口,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最根本還得靠改革創新。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開拓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調結構、轉動能、優資源,破除發展中的堵點和卡點,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
二、壽險業高質量發展轉型正當其時
(一)社會結構變化帶來客戶群體的新變化
當前,我國社會結構、人口結構已發生重大改變,這種改變對壽險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催生了新生代、新市民、新可承保人群等新的需求。首先,我國的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隨著老齡社會的全面到來,老齡群體所面臨的風險管理、養老長壽、失能護理等需求都將推動商業壽險公司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持續優化產品服務。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已產生了一些新的社會群體,他們對于保險消費的需求、保險消費的理解與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正成為壽險業未來的增量客戶群。一是新生代,主要是指80后、90后和00后,這些人口總量已接近我國總人口的40%。二是新市民,人數約有3億,占城鎮就業人口的65%左右,包括外賣、快遞、網約車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如何將新市民納入保障體系,提升該人群的保障水平,是我們行業的責任所在,也是潛在增長點。三是新可承保人群。全國有2.45億高血壓患者, 超1.3億糖尿病患者。慢性病、高齡、失能、半失能等人群,風險敞口更大、保障需求更高。近年來,壽險業借助精算和大數據,已逐步打破過去承保禁區,圍繞老齡、帶病體的產品服務創新不斷,為下一步持續擴大承保人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回歸保障本源,為壽險業發展提供重要遵循
在國家整體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中,商業壽險有其自身的定位和使命。這個定位就是保險姓保,這是商業壽險獨有的賽道。當下惠民保產品的熱銷,證明市場對于保障型產品需求強烈。壽險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回歸保險初心,回歸保障本源,深入研究惠民保熱銷背后的市場需求點,通過完善產品設計,豐富產品保障,強化產品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3億客戶購買了商業的重疾險產品,但是保險密度、深度較成熟市場依然偏低,人均保障額度與目前現有醫療費用需求、收入補償額度相比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客戶在家庭保障的結構中,更偏向理財的保險保障,重疾、意外、醫療類的保障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們必須順應市場需求,回歸保障本源,真正發揮保險在保障中的作用。
(三)營銷體制改革,將會為壽險業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個人營銷體制自1992年引入內地保險市場以來 ,個人代理渠道迅速成為保險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推動了壽險業的快速發展。但保險代理人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高增員率+高脫落率”的問題也開始顯現,人海戰術難以為繼,營銷體制的一些亂象頑疾亟待破除。為了更好的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銀保監會相繼出臺了《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關于進一步推動完善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等文件,推進營銷體制不斷健全完善,不斷強化銷售隊伍的監管,以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和保險行業發展規律和發展要求。相信隨著這些政策的陸續出臺,將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行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改變行業的整體形象,為壽險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
(一)堅持“保險為民”,持續豐富供給側產品及服務供給
供需錯配是當前行業最為突出的矛盾,這個矛盾如果不解決,行業就難以可持續發展。我們要贏得人民群眾的青睞,就必須必須以強烈的改革擔當、更大的力度推動壽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于客戶包括“生老病死殘”在內的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需求,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精準性、豐富性。一方面,針對當前人口老齡化等突出問題,圍繞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康險等群眾需要、政策支持的業務領域,積極創新產品,重點著力 “大健康”“大養老”領域布局。另一方面,針對社會新群體,如新生代、新市民等人群的保險需求,加快推進細分市場開發和經營,滿足新群體的保險需求。再一方面,針對保險業服務的特性,加快服務與銷售的深度融合,探索研究“保險+服務+科技”的模式,實現保險服務的便捷化、場景化和一站式。
(二)堅持“守正創新”,以機制變革培育新增長點
近年來公司實施鼎新工程,通過變革轉型釋放了發展活力。下一步還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加大力度。首先,以人才機制變革釋放新動力。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選拔,圍繞核心專業、銷售管理、數字科技三個重點板塊,打造使命感強、專業度過硬的管理人才隊伍,以人才紅利帶動行業銷售、服務、精算、風控、科技專業化水平整體提升。其次,以個人營銷機制變革激發銷售隊伍新活力。今年以來公司推出“眾鑫計劃”,推進隊伍優增優育,構建針對績優銷售人員的全鏈條培養體系;積極研究通過優化銷售隊伍管理架構,完善代理人傭金機制,強化代理人福利保障等,彌補傳統營銷機制的不足和弊端,加快推動傳統代理人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同時,積極探索獨立代理人、經代、員工銷售等新業態模式,形成良性互動,努力做強做優做大。第三,以科技變革提升管理效率。加快5G、互聯網、大數據等應用,提升保險服務管理的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用技術加快創新變革速度。
(三)堅持防范風險,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屏障。
當前行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銷售誤導、非法集資、聲譽風險等傳統風險依然存在,利差損風險、投資風險更不容小覷。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因素,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強化依法合規經營、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強化風險排查預警處置,做好自己的事,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構筑全方位的風險防控體系。今年公司扎實開展“制度合規年”活動,壓實一線責任,狠抓關鍵領域治理,銷售人員信用評估體系首次實現三大渠道全覆蓋,業務質量不斷提升,風險隱患得到主動排查,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嚴的氛圍日益濃烈。下一步還要持續抓緊抓實。
(責任編輯:張紫祎)標簽:
- 衢州風華學校教師宋晴斬獲省級比賽一等獎
- 阿根廷隊將與阿聯酋隊進行一場友誼賽后前往卡塔爾
- 卡塔爾世界杯各隊大名單全出爐 我們總結了5個“最”
- 世界消息!北京唯一“五線換乘”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交通樞紐獲批
- 全球新動態:美國今年流感季已致1300人死亡 專家呼吁民眾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 天天快播:世界首個唾液孕檢試劑盒即將上市
- 天天滾動:今年以來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 創歷史新高
- 熱點聚焦:北京朝陽:繼續增加核酸檢測點位和通道,優化點位布局
- 美國登月火箭終于發射升空 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
- 看熱訊:10月民航客運數據發布 ?主要運營指標同比下滑
- 世界熱資訊!綠色菜單引領餐廳低碳消費新風尚
- 燕麥奶不等于燕麥加牛奶
- 四川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走進遂寧
- 今日關注:北京新增感染者中,147例為隔離觀察人員,涉及13區
- 全球播報:貴州大方:非遺傳人高光友獲“貴州工匠”稱號
- 世界通訊!用包裹著火焰的詩句,撫平時光的皺紋|“娜夜詩選”首發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寫潮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悶雷滾動近義詞都在這兒!
- 中國最嚇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中醫不學本草綱目?
- (V面日報11.15)彩虹醬哇、鈴宮鈴、阿薩獲漲粉、營收、人氣榜榜首
- 干燥劑怎么重復利用?與壓片型干燥劑類似的干燥劑有哪些?
- 世界微資訊!疫情午報|31省區市昨日新增1.9萬余例,詳情匯總
- 環球今日訊!國內旅游市場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 焦點精選!2022“閱讀北京·十佳優讀空間”評選結果出爐
- 全球新資訊:衢江區“一庫一策”動態清零病險水庫
- 世界熱文:安化縣退休交警給村民送頭盔
- 每日熱文:?衢州“烏引”建設高速互聯“智能引水網”
- 速讀:黃山風景區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業趨勢?
- WTA發布明年1至8月賽歷 澳網農歷春節期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