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今日播報!三重利好加持 醫藥板塊會重回牛市嗎?

      發稿時間:2022-10-19 10:14:28 來源: 融通基金

      來源:融通基金


      (資料圖片)

      在經歷了長達15個月的熊市后,醫藥似乎有了見底跡象。

      十一過后,醫藥再次探底。10月12日,申萬醫藥指數跌至7749點,之后連漲5日,漲幅達14.16%。

      短短時間內,連續兩次探底回升,這個“W底”會不會就是醫藥板塊的底部?

      申萬醫藥生物指數走勢

      行情難以預測,但幾個事實還是顯而易見:

      1、醫藥板塊這輪熊市,跌幅已經和歷史上最近3次熊市相當

      醫藥板塊熊市跌幅

      2、這輪醫藥熊市,殺出了醫藥板塊整體估值的歷史新低

      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9月26日,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市盈率(PE)為20.31倍,為2000年申萬醫藥指數上市以來的最低值。

      統計區間:2000104-20221010

      3、公募基金醫藥倉位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

      根據公募基金二季報,截止2022年6月末:全部公募基金醫藥倉位降至2017年以來低位;

      如果剔除醫藥主題基金,非醫藥公募基金倉位更是降至2009年以來的歷史低位。

      公募持倉處于低位,一旦醫藥行情企穩,或意味著增量資金進來的空間更大。

      4、醫藥板塊成交已大幅縮量

      在2022年8月15日至8月19日,醫藥板塊成交額僅2249.38億元,僅占滬深兩市成交額的4.29%。在醫藥板塊的“風光”的時候,這一比例能達到16%。

      這是醫藥板塊成交額占比近十年的低谷,只有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7年4-5月、2017年8-9月比之更低。

      經過15個月的熊市,估值、持倉、成交額占比等指標都顯示醫藥板塊或處于較為悲觀的底部狀態。

      醫藥的反彈可能在情理之中,但反彈的方式卻出人意料——

      10月14日(上周五)申萬醫藥指數大漲7.13%,連續向上突破5日、10日、20日、60日均線,43只醫藥個股掀起漲停潮。

      這樣的大漲在醫藥板塊的歷史上,堪稱罕見。

      數據來源:Wind

      到底發生了什么?

      國盛證券認為,醫藥板塊在10月14日的爆發并非偶然,是經過了底部出清后,在近期政策利好刺激不斷之下,由量變引起的質變,于是等到了10月14日醫藥板塊集體爆發。

      到底是有哪些政策利好呢?

      7-9月

      北京醫保局執行DRGs對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診療項目的豁免、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推進、

      創新醫療器械推遲進入集采、

      種植牙服務部分價格的溫和調控、

      脊柱耗材集采。

      都是好于市場預期,落地后口腔、器械、骨科等都有修復,也積累了一部分對醫藥的關注度和調倉意愿。

      十一期間

      醫療新基建貼息貸款持續落地(加速醫療新基建推進)

      某CXO龍頭從美國“未經核實名單”移除 (消除部分對于 CXO 的擔憂)

      十一之后

      三季報預告期醫藥板塊有不少企業業績表現亮眼

      10月13日晚間

      肝功生化類檢測試劑省際聯盟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標規則相對溫和

      對于集采等政策的悲觀預期是這兩年壓制醫藥板塊情緒的主要因素,歷經15個月的調整,市場對政策的負向預期或已充分消化。

      從過分悲觀的政策認知到正常認知的修復轉化是醫藥板塊走出底部的主要邏輯。

      一系列政策利好疊加,徹底引爆了醫藥板塊的情緒。

      一只穿云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10月14日的大漲,讓市場對醫藥板塊重拾信心。

      醫藥板塊會重回牛市嗎?

      國盛證券認為,反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0.14 全面普漲之后,醫藥板塊預計仍然會有糾結反復,但底部和后續的趨勢可能已經形成。

      醫藥板塊本輪超跌反彈預計或有三重因素疊加驅動:

      第一,在低持倉、低絕對估值、低成交量的三低狀態下,由底部加倉帶來的配置力度提升。

      第二,前期負向預期過分解讀、過分壓制的子領域資產開始修復。

      第三,醫藥恢復理性認知之后的高景氣細分賽道恢復進攻屬性。

      需要注意的是,相對于其他行業板塊,醫藥板塊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細分板塊很多。

      醫藥板塊細分行業

      數據來源:申萬行業分類

      每個細分板塊的商業模式、面臨的政策環境等都大不相同,股價走勢分化較大。

      就拿這一輪醫藥熊市來說,表現較好的醫藥商業(-13%)和表現較差的醫療服務(-52%)之間的差距接近40個百分點。

      數據區間:20210701-20221017

      在這種情況下,比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行業指數,基金經理發揮專業優勢,或能做出顯著的超額收益。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醫藥板塊 國盛證券 生物指數 DRGs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