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心!這些食物和習慣,會引發炎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說到炎癥,大家可能會聯想到胃炎、肝炎、膽囊炎……但你知道嗎,有些慢性炎癥可能與日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系!
這5種食物屬于促炎食物
1.過量紅肉
紅肉,包括常吃的豬牛羊肉,攝入過多的紅肉會促進身體炎癥反應的發生,還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以及肥胖的風險。
2.加工肉類
肉類食品在加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包括N-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類和雜環胺類在內的大量有害物質,過量食用會提高人體的氧化應激水平,產生炎癥反應,比如煙熏肉、烤肉、火腿、香腸、培根等。
3.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攝入過多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刺激炎癥分子的表達,比如精細的主食以及含糖較高的食物。
4.高鹽食物
食鹽攝入過高不僅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還會刺激炎癥反應,對靶器官造成損害,比如烹調鹽放得過多、常吃鹽漬肉、咸菜等。
5.反式脂肪酸
經常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也會促進炎癥的發生,比如含有起酥油的面包、含有植脂末的奶茶、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含有人造奶油的蛋糕等。
這些飲食習慣會誘發炎癥
1.酒精性肝炎:長期飲酒
喝進去的酒是靠肝來代謝的,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會損傷肝細胞,長期飲酒,乙醛累積,容易造成酒精肝。剛開始會食欲不振、上腹脹痛,慢慢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會患上肝癌。
2.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健康飲食
吸煙,長期飲酒,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營養素的攝入,經常食用霉變、腌制、熏烤和油炸食物等食物,過多攝入食鹽等,均可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病風險或加重慢性萎縮性胃炎甚至增加癌變的可能。
3.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癥:熱飲、燙食
長期飲用過熱的飲料,可能會經常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會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癥反應,從而增加食道癌變的風險。
9種具有潛在抗炎特性的食物
1.魚類
三文魚等魚類含有抗炎成分ω-3脂肪酸,對預防多種疾病都有幫助。可以每周吃兩次魚類。如果你不喜歡魚,可以嘗試高質量的魚類相關食品。
2.海帶
海帶具有潛在抗腫瘤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幫助對抗炎癥。
3.十字花科蔬菜
西蘭花、甘藍小包菜、羽衣甘藍和花椰菜都含抗氧化劑,可以使機體免受有害化合物的損傷。
4.藍莓
部分品種的藍莓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很強,具有潛在抗炎特性。適量攝入還對防止大腦老化、癌癥預防和阿爾茨海默癥的預防有一定幫助。
5.姜黃
這種香料含一種天然的抗炎化合物——姜黃素,也是具有潛在抗炎特性的。在咖喱等食品中就有這種成分。
6.姜
姜具有潛在抗炎癥和控制血糖的特性。喝姜茶對任何一種飲食都是很好的補充品。
7.大蒜
盡管在研究中的表現不穩定,但大蒜的確可以幫助對抗炎癥、調節血糖和控制感染。
8.綠茶
綠茶含有抗炎的類黃酮成分,甚至還可以降低患某些癌癥的風險。
9.紅薯
紅薯含有豐富的復合碳水化合物、纖維、β-胡蘿卜素、錳和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等營養素,對人體內的炎癥康復起到積極作用。
標簽:
- 當心!這些食物和習慣,會引發炎癥
- 基金上半年“債強股弱” 隱形重倉股透露調倉動向
- 南方中證2000ETF今起發售
- 靈活應對結構性行情 偏股基金整體換手加速
- 積極擁抱數字經濟 公募基金擒牛有方
- 持有人“全貌”浮出水面 個人投資者占比上升
- 成都出臺實施細則盤活存量非住宅性空閑房屋
- 四川金陽“8·21”山洪災害現場搜尋工作持續進行
- 我國載人登月任務全面啟動 公開征集任務新飛行器名稱
- 七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 健全工傷康復制度和標準
- 科創板公司上半年整體業績企穩回升 創新驅動發展特色鮮明
- 如何保持學習的熱情
- 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突出為民宗旨
- 大興這處回遷安置房29棟封頂,明年6月竣工
- 天安門執勤武警官兵退役前,第一次以觀眾的身份觀看升旗儀式!
- 《詩唱大唐》:杜甫眼中的李白與高適
-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開學第一課
- 新校名、新校址、新學校……校園生活處處有驚喜,百萬中小學生今起開啟新學期
- 博納影業的大招放完了嗎?
- “小涼亭”帶動“大治理”!他們攜手打造“溫馨小家”
- 如何構建相互支持、彼此成全的師生關系
- 假面騎士geats:茨姆莉演員青島心發生活照,生活中的青島心依舊很美
- 假面騎士geats:貝洛芭演員并木彩華發穿極狐衣服照片,這身的并木彩華真的很美啊
- 假面騎士geats:原來天國地獄篇是高橋非常喜歡的篇章,同時為每位導演按照特性整活
- 假面騎士Gotchard:DX Gotcha龍卷風和Chemy升華器公開,是前期的兩大強力武器
- 影視三維動畫有什么作用?
- 北大荒:8月31日融券賣出1.3萬股,融資融券余額5億元
- 欠信用卡還不上了還會被起訴嗎-欠信用卡錢還不上 會被起訴嗎
- 人民日報:外賣包裝怎樣收費更合理?
- 拓展體驗空間挖掘消費潛力 走進沉浸式文旅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