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湖南“博士村”勤耕重讀 “帶火”文旅新消費

      發稿時間:2023-08-03 21:07:0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8月初,在距離湖南長沙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長沙瀏陽沙市鎮秧田村,一群中小學生正在參觀耕讀文化館,體驗插秧、種菜、抓魚等農事活動。

      勤耕重讀是秧田村盛傳的家風。恢復高考至今,該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碩士研究生和上千名大學生,是湖南遠近聞名的“博士村”。當地將耕讀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開發了特色研學項目。

      “今年上半年已接待五萬學生研學,帶動了餐飲、民宿發展。”秧田村村委會主任鄧加長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秧田村,只見村民依舊在大門上貼有“家國受益、勤耕苦讀”“存忠厚、尚勤儉”等家風祖訓。一面約兩層樓高的“博士墻”格外引人注目,墻上展示了秧田村28位博士的照片和信息,還有一行大字“知識改變命運,文化孕育美德”,墻前立著一尊孔子像,不時有游客前來拍照。

      鄧加長介紹,除了打造“博士墻”,秧田村還將耕讀文化創新融入美麗鄉村和屋場建設,修復了有數百年歷史的老龍井、羅氏老槽門等充滿農耕文化氣息的老建筑。

      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耕讀文化館拔地而起。這座仿古四合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村級文化館,用2000多件實物、圖片、雕塑等展示秧田村耕讀文化與發展變遷,以及博士求學事跡。

      純粹的參觀對文旅消費的帶動作用有限,秧田村攜手鄉賢成立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博士村研學實踐基地,帶動鄉村民宿、特色餐飲、農創文創等產業發展。

      “比如‘研學+非遺游’,通過青少年參與設計制作皮影、表演長沙彈詞、賽龍舟等活動,不僅可以傳播非遺文化,還可促進文化產品銷售。”秧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羅碧儒說,基地是“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眾籌共建模式,入股村民都能享受分紅。

      特色研學游帶來的紅利顯而易見。“目前參與公司統一管理的民宿家庭共40戶,參與眾籌入股村民91戶,占股90%以上,開發出學生研學團隊接待民宿房間147間,成人團隊活動接待房間41間,可滿足研學、親子活動等團隊接待1200人的食宿需求。”鄧加長介紹,截至目前,秧田村已接待研學旅游團隊12萬余人次、親子游團隊8000余人次、其他旅游團隊10000余人次,給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帶來了“真金白銀”。

      “接下來,將圍繞美麗鄉村游、紅色記憶游、歷史文化體驗、非遺文化體驗等研學主題,推出系列精品研學旅游線路和課程,實現秧田研學旅行差異化、特色化、主題化,最終形成博士村文旅名片。”鄧加長說,期待更多人返鄉創業,也希望更多有志之士攜手秧田村打造更多的博士農副產品、博士文創產品。(完)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