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全球今亮點!《黑暗榮耀》喬妹復仇成功了,可現實中,誰來救救我們的女孩

      發稿時間:2023-04-07 01:59:50 來源: 男孩派

      被養乖的女孩面對校園霸凌時,往往很難亮出自己的底線,生出自保的力量和勇氣。

      父母給足女兒愛、陽光和自信,她才能生出鎧甲,把霸凌擋在外面,并有底氣去還擊。 作者 | 楓子

      最近大火的《黑暗榮耀》,大家看了嗎?


      (相關資料圖)

      全網刷屏,口碑豆瓣開分9.3分。

      故事圍繞宋慧喬飾演的女主文東恩,因為校園霸凌,在成年之后向當年的霸凌者進行復仇而展開。

      那一天,她被學校“五人霸凌團體”堵在體育館。

      他們把她當成人肉沙包,一頓拳打腳踢。

      他們控制住她的手腳,拿著高溫電卷棒,狠狠地燙在了她的手臂上,胳膊上,身上......

      被燙的皮肉立刻綻開、泛紅,血肉模糊,發出“滋——滋——”的烤肉聲。

      東恩痛苦地掙扎,尖叫,哭喊,求救,卻被可惡的男生用令人厭惡的親吻堵住嘴巴。

      周圍都是施暴者無情的嘲笑。

      他們還公然闖入她家,肆意破壞,用電熨斗燙她。

      東恩全身被傷得體無完膚,傷口又紅又腫,又疼又癢,還流出黃色的黏液......

      太難受時,她就只能在下雪天,脫光衣服躺在雪地上,用冰冷的雪減輕灼傷的痛......

      被霸凌的東恩不是沒想到要去求助。

      她去報警,警察說:小孩子間吵架,至于鬧到警察局來?

      她找到班主任,班主任怕影響他評優而大發雷霆,暴打東恩。

      最親的母親,竟背地里收下霸凌者的錢,以監護人名義簽下和解書。

      她想過一死了之。

      但是又憑什么呢?

      “憑什么我該去死,而最該下地獄的人卻逍遙快活?”

      那一刻,仇恨畫地為牢,也涅槃重生。

      她用18年的時間,策劃了一場復仇,向當年霸凌過她的人進行報復。

      她步步為營,小心謀劃,最終把五人霸凌小團體集體團滅。

      大仇得報,東恩的人生這才迎來了春天。

      影視源于生活。

      東恩的仇終于報了,可現實中,卻仍有無數個“東恩們”還在水深火熱中苦苦煎熬......

      前不久,海南女孩遭多人圍毆的視頻引發眾怒。

      視頻里,女孩被一眾施暴者圍毆,扇耳光,踢踹,薅頭發,被逼跪地求饒......

      據報道,被打的女孩今年13歲,讀初一,而打她的主謀就是她的同學。

      5天里,女孩先后被帶到臨高縣多個鄉鎮,在村路邊、廁所、水溝旁被多次施暴。

      女孩被打到懵,打到怕,打到四肢骨頭疼......

      直到施暴者覺得打夠了,才把她丟到車站,她這才在陌生人的幫助下聯系到父母回家。

      這不是女孩第一次被打。

      女孩說,小學時她就多次被對方毆打、威脅,要錢買早餐、買煙。

      她不敢求助,因為霸凌者恐嚇她,如果逃跑或者報警,就去毆打她父母。

      這次她回了家,也只敢對父母說是“不小心摔倒”。

      但看到女兒滿身傷痕的樣子,父親還是選擇報警,帶她去了醫院。

      報告顯示:她左耳鼓膜穿孔;腰椎S1椎體隱形脊柱裂;眼睛有異物插入,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在醫院,女孩一直說頭暈,喊著說尾椎骨痛。

      她還總做噩夢,有時候會半夜叫喊出聲,還時笑時哭的,說有人要剪她的頭發,要打她。

      見到生人,她的手就忍不住發抖。

      心疼之余,我發現一個殘酷真相: 這幾年關于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大多都是女孩。

      今年3月6日,河南郟縣,4分鐘內被4人狂扇89次的是女孩;

      3月11日,山西祁州,被6人狂扇耳光的是女孩;

      3月30日,河北邯鄲,曾遭“掐脖,扒褲,踢私部”長達一個月的也是女孩。

      央視新聞曾做過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百個“校園暴力”網絡視頻背后,受害者85%以上都是女孩。

      這不禁讓人陷入沉思:為什么受傷的多是女孩呢?

      被養“乖”的女孩,也被磨滅了鋒芒

      對于女孩子,我們總覺得乖巧聽話是最大的褒獎,也認為這樣的女孩會受人喜歡,一生順遂。

      然而事實卻是: 沒有刺的玫瑰,最容易受到傷害。

      霸凌者 @奔跑的波妞 曾自述,她們選擇的欺凌對象,往往就是那種看起來乖乖的女孩。

      班上有個特別乖巧的女孩,就遭受了她們無數的霸凌欺壓。

      下課時,她們會故意給她的辮子潑臟水,看著她一臉驚恐和嚇得彈跳的小身體,忍不住又更想欺負。

      因為女孩一直忍讓,她們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故意搶走她的課本,直到要上課了不得不還,就把課本撕爛給女孩。

      她們還人身攻擊,嘲笑女孩丑,嘲笑她的穿衣,在邊上看著女孩趴桌上哭。

      心理測評分析專家劉愛民認為:

      “有些霸凌者剛開始欺負其他同學的時候,往往也忐忑不安。

      但當被霸凌者和旁觀者都沒有反抗的時候,會更加激發去欺負別人的心理。”

      被養乖的女孩面對惡勢力時,想到的往往是怎么息事寧人,怎么不給父母添麻煩。

      所以,他們更可能隱瞞霸凌者的行為,而不是向大人揭發。

      但越沉默,就越默許被傷害;越乖巧,就越被當成靶子攻擊。

      女孩大腦更聚焦人際交流

      決定了她們更容易被關系攻擊

      在央視新聞的調查中還顯示:女性不僅受害者占比大,施暴者也高達81.8%,而其中70%的校園暴力為多對一。

      不難發現,女孩小團體之間往往更容易爆發霸凌。

      這是因為,女孩的大腦更聚焦于交流和人際,使得女孩更在意人際交往中的關系,容易形成一個個社交圈,但也因此常常陷入關系攻擊和社交排斥。

      《女孩們的地下戰爭》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凱茜、貝卡和凱莉,三人原本很親密。

      但有一天,凱茜和貝卡通電話時,貝卡開始說共同好友凱麗的壞話。

      凱茜沒有附和,而是試圖轉移話題。

      結果,貝卡掛完電話后,轉頭就告訴凱莉說,凱茜罵她。

      之后,貝卡和凱莉就開始一起針對凱茜:嘲笑凱茜的穿著;警告其他女孩不許和凱茜一起玩耍;到處散播凱茜壞話;寫小紙條造謠凱茜住棚屋,窮到買不起好衣服......

      為此,凱茜又無助又自責,一度產生厭學情緒,她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撐多久。

      在這場戰爭,關系是友誼鏈接的工具,也是女孩沖突時的武器。

      嘲笑、針對、謠言、辱罵、孤立、關系操控,這些都是女孩之間常見的關系攻擊。

      看似“溫和”的手段,卻同樣殺傷力十足。

      融不進圈子,就會一次次被精神凌遲。

      最親的人,最先遞上鋒利的那把刀

      《黑暗榮耀》里,東恩曾對母親說:

      “你是傷害我的第一個加害者。”

      從小,她的母親,不僅常年酗酒,沒有盡到撫養責任,還一次次傷害她:

      拿衣架砸破東恩的臉,說自己當初就不該生下東恩,甚至發瘋似的,想燒死她,還接連兩次拋棄東恩......

      《我們為什么被霸凌》一書說:被虐兒童身上的氣質,似乎是一種烙印,會吸引“捕食者”。

      被校園霸凌的女孩,往往曾被父母傷害過。

      面對父母的粗魯對待和打壓,男孩因為睪丸激素的原因,更多的是把情緒外化,偏向于“暴力”反抗。

      而女孩因為大腦的獨特結構,更容易情緒內化、性格消極,表現為敏感、自卑、退縮。

      國內學者對于孩子性格特征的一項調查表明,恰恰是這種帶有內向、自卑、焦慮、軟弱、抑郁等性格特質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凌。

      沒有無緣無故的霸凌,女孩被欺負,是因為父母先遞上了那把鋒利的刀。

      父母對女孩的每一次打壓,都可能帶來一次別人對女孩的傷害。

      如今,校園霸凌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霸凌離我們的女孩遠一點呢?

      1. 充足的愛和尊重是基礎

      充足的愛和尊重是每個人成長的基石,也是女孩避免遭受霸凌的重要保障。

      孩子需要通過外界來錨定自己,被愛和尊重滋養長大的女孩,才會建立起高水平的自尊和自信。

      她們在遇到不公時,才有向外抗爭的力量,以及身后有依靠的底氣。

      2. 為女兒保留必要的“刺”

      對于欺凌者而言,孩子越是忍讓,越是屈服,他們就越覺得有趣。

      相反,如果孩子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他們的施暴成本會變高,反而會就此停手。

      讓女兒帶點“刺”,就是為她披上鋒芒的鎧甲。

      教女孩敢于發聲

      霸凌,很多時候就是件試探原則的事,今天推一下不吭聲,明天就會打一拳。

      所以,我們要告訴女孩:

      超出原則的事敢于說“不”;

      遇到過分的人和事,直接亮出底線;

      當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第一時間就奮起反擊。

      進行體育鍛煉

      柿子專挑軟的捏,軟弱不光指性格,還有身體,鍛煉身體可以強健體魄、堅韌性格。

      一個女孩意志越堅強,身體越有能量,就越不容易被欺負。

      擁有不好惹的氣場,壞人才不敢下手。

      3. 培養女孩的社交能力

      一項針對上海小初高學生的研究也顯示:孩子的朋友數每增加1人,受霸凌的幾率就會降低 6.76%。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是父母養育女兒時的重要課題。

      首先,我們要教女兒與人交往的規矩和細節,有教養的孩子才能更受歡迎;

      然后,幫助女兒多交好朋友,可以帶她多出去參加社交活動,也可以多邀請班上同學到家做客。

      讓女孩在一次次練習中,習得合作、表達、溝通,以及解決矛盾的能力。

      最后,引導女兒篩選好朋友,學會遠離“毒友誼”,孩子才能少受傷害。

      擁有良好的社交圈子,就是孩子不受欺凌的有效屏障。

      4. 父母的硬氣,是女孩“防暴”的有效底牌

      早前,一個女孩因為校園暴力離家出走時,爸爸堅定地告訴女兒:“天塌了爸爸給你頂著!”

      一句話,給了女兒前所未有的勇氣。

      讓女孩知道父母一直在,她們遇事才敢告訴父母。

      給女孩足夠的支撐,關鍵時刻,父母才能成為孩子的保護傘。

      就像作家劉娜說的:

      “孩子弱小時,父母一定要強。

      這‘強’,不是強詞奪理,不是恃強凌弱,而是‘我本普通,但絕不可欺,我本善良,但有所不讓’。

      然后,站成一棵樹,讓孩子知道你在;

      走成一條路,讓孩子在見過‘保護’和‘珍貴’的模板后,學會保護自己,珍貴自我。”

      最后,愿所有家長,都能成為孩子最堅實的保護傘。

      愿每個女孩都能在陽光下被人照耀,溫暖前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