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2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旨在更好地反映過去一年全球和我國氣候變化領域科學熱點、前沿研究成果和科技應用,體現氣候變化科學、政策和行動間的支撐與互動,為傳播氣候變化科學新進展、新認知,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建立氣候適應型社會和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路徑選擇和經驗參考。
其中,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統一了氣候風險的科學框架、聯合國發起全民早期預警倡議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第一個“碳中和”冬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等事件入選。
具體科學事件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統一了氣候風險的科學框架
2022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先后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性》和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AR6報告確定了127個關鍵風險,并歸納了8個具有代表性的關鍵風險,包括低洼沿海地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關鍵基礎設施和網絡、生活水平、人類健康、糧食安全、水安全、安全與人口流動。IPCC AR6首次在三個工作組之間統一了氣候風險的科學框架,相對AR5新增了安全與人口流動,并擴展了生活水平和人類健康風險的內涵。
2.《科學》等發表氣候臨界點研究揭示氣候變化風險
2022年9月《科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升溫超過1.5℃可能觸發多個氣候臨界點。全球氣候臨界點共有16個,其中9個為影響全球的臨界點,7個為可能產生嚴重區域影響的臨界點。2022年8月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79年至2021年,北極溫度以每10年升高0.75℃的速度變暖,這一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的4倍,比早期研究顯示的北極變暖速度要快得多。2022年3月《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自2000年代初以來,亞馬遜雨林的恢復力明顯下降。自2003年以來約四分之三的亞馬遜雨林正在不斷喪失恢復力,極易受到干旱、火災等極端事件的影響,這意味著亞馬遜雨林枯死的風險在持續增加。
3. 中國發布面向2035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2022年6月,中國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對當前至2035年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做出科學部署,提出新階段下我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進一步明確我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重點領域、區域格局和保障措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指出適應氣候變化應堅持“主動適應、預防為主,科學適應、順應自然,系統適應、突出重點,協同適應、聯動共治”的基本原則,對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參考和示范作用。
4. 聯合國發起全民早期預警倡議應對全球氣候危機
目前全球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仍然無法獲得早期預警系統提供的預警信息。2022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當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宣布一項新目標,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得到早期預警系統的保護。2022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上,聯合國秘書長公布了《全民早期預警倡議執行計劃(2023-2027)》。該計劃將由世界氣象組織牽頭實施,將在現有活動和伙伴關系基礎上實施該計劃。COP27的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實施方案》也強調了需要彌補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現有差距,提高為減緩、適應氣候變化和早期預警系統提供有用的和可采取行動的氣候信息的能力。
5. 第一個“碳中和”冬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2022年北京冬奧會充分應用低碳技術,通過光伏和風能發電的低碳能源利用、低碳場館建設、低碳交通、低碳辦公等低碳管理措施,采取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方式實現碳補償,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北京冬奧會還建立了覆蓋基線/實際排放量核算、減排量核算及抵消全流程的碳中和方法學,對舉辦其他重大活動提供了碳中和樣本。
6. 中國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超1萬億千瓦時
2022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達到1.19萬億千瓦時,接近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其中新增裝機達到1.25億千瓦。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6億噸。2022年12月28日,庫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項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包括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是在沙漠、戈壁地區開發建設的全球最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也是中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
7. 中國發布《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2022年9月,中國發布《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報告系統評估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相關的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2015年以來氣候變化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報告指出,我國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敏感的區域之一,升溫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牽引下,本次評估為今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我國參與全球氣候合作與氣候治理體系構建提供了科學數據支持,為推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中國方案。
8. 中國掀起全民“雙碳”科普高潮
2022年,社會各界為實現全民“雙碳”科普做出了積極貢獻。教育部印發《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將綠色低碳理念作為主要目標納入大中小學教育體系。二十多本面向領導干部、社會公眾、青少年的優秀科普作品問世,《碳達峰、碳中和100問》《走進低碳青少年系列科普叢書》等獲得科技部的表彰。各行各業紛紛舉辦“雙碳”科普活動,以“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全國低碳日”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9. 中國具備天空地碳監測評估能力
2022年,中國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主要氣候關鍵區的溫室氣體地面觀測網,60個監測站可高精度在線觀測近地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發射了全球首顆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衛星,可對全球大氣二氧化碳進行全天時、高精度探測。研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氣碳反演系統,具有碳源匯估算和碳收支評估能力。中國天地空碳監測評估能力的提升,將為我國推進“雙碳”目標實施提供科學支撐,為全球碳收支評估做出重要貢獻。
10. 歐盟實施系列科技創新戰略加速能源轉型
為了應對能源危機,2022年歐盟轉變能源戰略以應對能源安全結構持續動蕩帶來的損失與風險。5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REPowerEU”計劃,致力于可負擔、安全和可持續的能源供應。9月歐洲議會通過立法,支持歐盟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由原來的40%提高到45%,以進一步加速能源轉型。10月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以及歐盟成員國達成自2035年起禁止生產新的燃油車協議以加速綠色轉型。此外,歐盟通過實施《歐盟氫能戰略》和《能源系統一體化戰略》,計劃將2030年氫能供應目標翻兩番,在560萬噸綠氫生產基礎上再增加1500萬噸藍氫。
標簽:
- 今日要聞!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
- ceshi
- 【時快訊】華中科技大學有宿舍遭遇雷擊?校方辟謠:吊頂被風吹落
- 天天速看:揭秘你不知道的“寒食節” 解鎖各種“花樣玩法”
- 泰媒:虐殺中國女留學生案3名嫌犯被逮捕 焦點要聞
- 又氣又笑!5歲娃上墳藏冥幣帶回家:要送朋友 全球滾動
- 美媒:馬斯克將推特圖標換成柴犬 狗狗幣價格飆升超30%
- 365天,愛企愛企!衢州市營商法治服務熱線開通
- 清明北京地鐵八寶山站設便民服務臺,巴溝站推行四級限流機制 世界快播
-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去年我國原料奶產量超四千萬噸,創新高 焦點播報
- 當前視點!最近雞蛋為啥貴了?清明、五一假期臨近,蛋價啥走勢?
- 人民網評:給明星代言套上“金箍”,代言必須遵守這一硬核要求|觀熱點
- 遭6歲學生槍擊,美國一教師起訴上級_每日短訊
- 焦點快播:京杭大運河再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 守牢糧食安全!蘇州相城區首單高標準農田綜合治理保險成功落地|世界新消息
- 蘇州相城舉行“苗圃”計劃培育活動
- 精彩看點:農發行高碑店市支行開展集中警示教育 組織集體觀看《永遠吹沖鋒號》
- 蘇州黃埭:做好為企服務 激活企業“綠色”動能_天天視訊
- 環球熱資訊!蘇州相城區2023年(第十四屆)陽澄湖創客大賽正式啟動
- 我在“打灰”挺好的:朋輩分享改變學弟學妹就業觀
- 柯城區衢化街道開展“我們的民俗進文化禮堂”活動 快消息
- 鄉賢聚力謀發展 共繪江山新畫卷|全球即時看
- 江山市賀村第一小學:線上共讀促成長
- 每日視訊:湖北出臺措施精準激勵科技人才創新
- 全球聚焦: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22日至29日舉辦
- 不合格率3.2%,市場監管總局抽查343家企業眼鏡產品
- 外交部:中方將密切跟蹤蔡英文竄美事態發展_當前視點
- 新疆紅其拉甫口岸恢復通關-世界百事通
- 陳舜任安徽省委常委
- 世界最資訊丨北京城市副中心馬拉松本周日開跑,60條公交線路分時段避讓
- 1 清明北京地鐵八寶山站設便民服務臺,巴溝站推行四級限流機制 世界快播
- 2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去年我國原料奶產量超四千萬噸,創新高 焦點播報
- 3 當前視點!最近雞蛋為啥貴了?清明、五一假期臨近,蛋價啥走勢?
- 4 人民網評:給明星代言套上“金箍”,代言必須遵守這一硬核要求|觀熱點
- 5 遭6歲學生槍擊,美國一教師起訴上級_每日短訊
- 6 我在“打灰”挺好的:朋輩分享改變學弟學妹就業觀
- 7 全球聚焦: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22日至29日舉辦
- 8 不合格率3.2%,市場監管總局抽查343家企業眼鏡產品
- 9 外交部:中方將密切跟蹤蔡英文竄美事態發展_當前視點
- 10 新疆紅其拉甫口岸恢復通關-世界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