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萬億級智能道路巡檢新市場,誰有資格成為“領頭羊”?

      發稿時間:2023-03-29 16:15:14 來源: 千尋位置行業應用

      重要支撐。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公路總里程已達528萬公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路的管理與養護一直是重要課題,在交通運輸部頒布的《“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中提出:“以數字化引領公路養護管理轉型升級。研制推廣公路養護智能化應用,重點是基于人工智能(AI)的自動化巡查、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工程質量管理等應用?!?/p>

      據交通運輸部的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投入公路養護資金1.29萬億元,實施預防養護135.6萬公里、修復養護165.2萬公里,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16萬公里。據此可以推斷,公路養護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屢見不鮮的公路病害

      說到公路養護,就必須先說到公路病害。

      公路表面病害關注項多種多樣。例如瀝青路面的線裂、網裂、龜裂、擁包、車轍、沉陷、翻漿、剝落、坑槽。水泥路面的裂縫,板角斷裂,接縫損壞,剝落坑洞,錯臺,拱脹,沉陷,路框差的問題屢見不鮮。

      瀝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病害

      傳統巡檢難兼顧

      傳統人工巡檢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都較低,同時成本高昂,道路養護成本通常是建設成本的2-3倍。巡檢人員在下車勘察的時候安全性也是個難題。通過人的肉眼搜索比較易產生疲勞也難兼顧所有的道路病害,同時主觀性強,數據錄入較松散,對比分析難。隨著道路巡檢成為公路日常養護的重要環節,依賴人力的公路巡檢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道路巡檢亟需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手段。

      道路巡檢智慧升級

      2023年,千尋位置推出了輕量化道路智能巡檢系統——千尋馳觀,該系統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AI視覺技術、邊緣計算技術,在道路巡檢的成本、效率和精度上形成明顯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千尋位置建設與運營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通過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強站、增強算法和大規模時空服務平臺,提升北斗的定位精度與完好性,以滿足廣泛的智能感知需求。;

      千尋馳觀:輕量且高效

      千尋馳觀由3大核心硬件組成,分別是北斗+AI智能感知終端、HMI人機界面和高性能AI邊緣計算平臺,結合AI識別算法,千尋馳觀對公路表面病害及公路基礎、附屬設施進行精確識別與位置計算,并可對公路表面病害進行精準面積計算。同時配備API接口,支持MQTT等通訊協議,靈活適配不同的SaaS應用,實現后續數據管理。遵循小型化、輕型化、上電自啟、易安裝原則,可靈活適配各種車型。全自動采集,僅需1位駕駛員,人力投入降低50%。

      圖釋:千尋馳觀產品示意圖

      千尋馳觀可采集范圍3車道,公路表面病害+設施一次性采集,車速支持高速道路采集,高清視頻拍攝,厘米級高精度定位。千尋馳觀通過高精度定位和視覺智能核心技術升級,實現對病害邊界的精細提取,病害和路產多目標聯合檢測和細分,基于多源數據融合包括空間信息、時間信息、語義信息、視覺特征實現多目標實時去重跟蹤。

      圖釋:千尋馳觀有效視域覆蓋3車道

      千尋馳觀通過智能算法引擎實現對道路表面病害與設施的精準監測并實現識別成果結構化,邊緣端智能算法引擎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1. 穩定性強

      不受網絡情況影響,弱網無網環境可正常輸出結果。

      2. 節省資源

      通過端側處理,去除大量冗余無效數據,上傳結構化數據,減少數據量。

      3. 時效性強

      巡檢結束車端出結果,作業人員可即時評估巡檢效果,邊緣側處理速度優于10幀/秒。

      同時千尋馳觀配備API接口,支持MQTT等通訊協議,靈活適配不同的SaaS應用,實現后續數據管理。

      基于深度學習的實例分割技術、端側模型推理加速技術、單目視覺定位技術的三合一技術形態,千尋馳觀實現對不規則病害面積計算精度量級實現提升。系統可識別道路病害的面積并清晰展示

      圖釋:黃色線框投影面積為其他系統巡檢結果,綠色線條投影面積,為千尋馳觀巡檢結果

      使用千尋馳觀巡檢后可面向業務的巡檢結果包括作業信息、位置信息、屬性信息、公里樁綁定等信息結構化,支持序列化及報表輸出。

      總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智慧道路巡檢系統將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千尋馳觀將為城市化進程和城市交通管理做出重要貢獻。

      點此查看北斗如何助力精細化公路養護決策。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