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開魯縣牛產業新模式:家家養牛 戶戶無牛-今日播報

      發稿時間:2023-02-12 09:12:50 來源: 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通遼市開魯縣把打造標準化人畜分離肉牛養殖小區建設作為提高肉牛養殖規模化、規范化的有力抓手,助力農牧民從家家戶戶養牛向“家家養牛、戶戶無牛”轉變,打造環境整潔、產業興旺的新農村,讓集中養殖小區成為增加養殖戶收入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聚寶盆”。

      去年10月完工的大榆樹鎮紅星村標準化人畜分離肉牛養殖小區占地147畝,可容納養殖戶33戶、牛1000頭。“小區能帶動整個村的牛出院,這樣村屯環境衛生就會得到很大改善,也將會給老百姓帶來很大的效益。”大榆樹鎮紅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閆繼龍說。

      開魯縣積極推進肉牛養殖標準化建設,從養殖場選址布局、設施設備標準、飼養管理、防疫用藥、糞污處理等方面開展技術指導,推行建設、飼料、防疫、購銷、糞污、管理等“六統一”模式,提升全縣肉牛產業標準化水平。

      麥新鎮富通鎮村張君海養了近百頭牛,村里標準化人畜分離養殖小區建成后,他把自家的牛全部遷入小區集中飼養,這讓他舒心又安心。“家里的地方太小,牛多放不下,到了養殖小區,養牛方便多了,還給提供統一的防疫,我們挺省心的。”張君海高興地說。

      目前,全縣萬頭以上牛場3個、千頭以上規模化牛場18個、規模以上育肥牛養殖場219個,養殖專業村23個,肉牛存欄26萬頭,年飼養量達到50萬頭,規模化、標準化比重達到43%以上。“品種改良、草畜結合、科技應用、集中防疫、全程追溯、糞污還田”的循環經濟養殖模式,帶動15萬戶農牧民嵌入肉牛產業體系中穩定增收。

      2023年,開魯縣將以肉牛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著力點,補鏈強鏈并行,在強化科技引領、肉牛生產可追溯體系建設、良種繁育全覆蓋、肉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進程以及屠宰加工和品牌建設上持續發力。該縣計劃建設人畜分離小區20個、肉牛存欄達到30萬頭,年架子牛、育肥牛出欄達到10.67萬頭,規模化、標準化比重達到45%以上,推動全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郭洪申 通訊員 張美娜 楊景欣)

      標簽: 養殖小區 大榆樹鎮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