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過馬路、騎電動車還在看手機!北京街頭有多少“低頭族”?

      發稿時間:2023-09-08 12:12:03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宗媛媛 相旭陽

      一邊過馬路,一邊看手機,車輛擦身而過卻全然不知,這樣的驚險畫面在街頭頻頻出現。日前,廈門交警開出當地首張“行人過馬路瀏覽電子設備”罰單,對一名馬路“低頭族”作出警告處罰。


      【資料圖】

      記者調查發現,馬路“低頭族”中不僅有行人,還有自行車甚至電動自行車的騎行者。而這樣的行為既危害自身安全,又對他人安全造成威脅。

      行人

      10分鐘14名“低頭族”過馬路

      早上8點半,位于金融街西側的月壇南橋附近,行人絡繹不絕。一名女子頭戴無線耳機,雙手捧著手機,頭也不抬地過馬路,絲毫沒有察覺到左側接連駛來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在她身旁,另一名過馬路的男子單手拿著手機來回滑動,眼睛也一直沒有離開屏幕。

      路口東側,三名走到馬路中央的行人齊刷刷地低頭看著手機,轉彎車輛已經近在咫尺,他們卻無動于衷。另一名女子則將手機屏幕橫握手中,目不轉睛地在追劇。從馬路南側走到北側的數十米途中,她完全不曾抬頭,任憑一輛輛往來穿梭的自行車擦身而過。據不完全統計,短短10分鐘,馬路“低頭族”中僅行人就有14名。

      在月壇南橋附近,三名行人過馬路時看手機

      在白云橋下,一名男子戴著耳機,慢悠悠地邊看手機邊過馬路,多輛自行車和電動車緊隨其后,他卻渾然不覺。“像這樣‘一心二用’,一點兒不看路,有時候走著走著就走偏了,真是防不勝防,撞上可就麻煩了。”一名電動車騎行者對此頗有怨言。

      上午9點,在東直門外大街上,一名行人行色匆匆,眼睛卻一直盯著手機里播放的視頻。走到路口時,她也只是稍微抬眼瞟了一下左右兩側,并沒有放下手機。在趙公口橋附近,一名男子甚至玩著游戲過馬路。“過馬路時看手機的人中,年輕人比較多。”文明引導員告訴記者,“路上有車,看著手機過馬路容易發生事故,我看到就會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類似的場景,在其他人流量大的路口也不難看到。早高峰時段,記者來到東四北大街與東四西大街交叉路口,發現半小時內有15名行人過馬路時看手機。晚高峰時段,記者在南三環中路和定安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觀察,半小時內有9名行人加入馬路“低頭族”。

      此前,江蘇交警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99%的人知道走路玩手機有危險,但仍有73%的人會這么做。有媒體調查報告也顯示,72.2%的受訪者有步行過馬路玩手機的經歷。

      “有的行人一直低著頭,連綠燈變紅燈都沒發現,還自顧自地往前走。”作為開車族,馮先生平時最怕遇到“低頭族”,“特別是拐彎的時候,本來就容易有盲區,萬一再遇上個看手機過馬路的行人,那可就太危險了,出了事兒責任都說不清。”

      騎手

      邊騎邊看手機成“馬路殺手”

      在“低頭族”中,除了行人以外,還有不少邊騎邊看手機的自行車或電動車騎行者。特別是一些外賣騎手,索性將手機放在車把左側安裝的支架上,一邊駕駛電動車從人群車流中飛速穿梭,一邊用手機接訂單、打電話、發信息,讓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汗。

      早上8點多,三里河東路與復興門外大街交叉口處車流密集,一名騎著電動車的男子突然在路中央停下,低頭操作手機,四周洶涌而來的車流很快將他包圍。白云橋下,一名男子趁著電動車擁堵的間隙,漫不經心地劃著手機屏幕上的短視頻。

      趙公口橋附近,一名騎車男子也在等紅燈時聚精會神地盯著手機,記者湊近一看,屏幕上顯示的是小說頁面。紅燈變綠后,男子并沒有關掉頁面,而是直接騎著車向前,時不時再低頭看上一眼。路口另一側,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左手拿著手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在路口停下車后,記者發現,女子正對著屏幕跟人視頻聊天。

      在趙公口橋附近,男子邊看手機邊騎車

      據不完全統計,半小時內,路口有2人邊騎自行車邊看手機,5人騎電動車單手操作手機,而亮著屏幕、不時低頭看一眼的騎行者有39人。在東四北大街與東四西大街交叉口,記者觀察半小時期間,發現有9人邊騎自行車邊看手機。8人騎電動車單手操作手機,亮著屏幕、不時低頭看一眼的騎行者則超過50人。

      記者在多個路口看到,很多自行車、電動車騎行者等紅燈時停在了停止線外。這樣一來,不僅擠占了人行橫道,還堵住了右轉的機動車。有時候會有車輛按喇叭提醒,但部分騎行者紋絲不動,記者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戴著耳機,沉浸在手機的世界里。

      東四路口,行人低頭過馬路

      即便是在停止線內,等紅燈時玩手機的騎行者反應也比別人“慢半拍”。有時紅燈已經變綠,但前排騎行者卻還在看手機,險些被后面已經啟動的車子撞上。騎電動車通勤的陳女士對記者說,經常有“低頭族”沒注意到信號燈變化,被后面的電動車鳴笛提醒后才反應過來。“這樣不光自己危險,還耽誤我們后面人的時間。”

      提起“低頭族”騎手,每天開車上下班的劉女士也直呼“傷腦筋”。“本身騎得就快,還有些逆行或者闖紅燈,一旦再低頭看手機,就跟沒頭蒼蠅一樣橫沖直撞,簡直是‘馬路殺手’,出了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風險

      低頭1秒鐘或可前行近7米

      明知有風險,為何這些“低頭族”還是手機不離手?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人都存在僥幸心理。“我用余光看著路呢”“速度又不快”“就看一眼”……在這些“低頭族”眼中,危險似乎離自己很遠。

      事實確定如此嗎?新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按照這樣的時速計算,低頭1秒鐘,電動自行車大約已經前行近7米。更何況,路上還有很多偷偷解限速的電動自行車,時速遠不止25公里,低頭1秒鐘,車輛前行距離甚至可達10米。

      單手握把騎電動車同樣有風險。記者了解到,電動自行車右手控制油門和前輪剎車、左手控制后輪剎車。一般情況下,騎行者會使用左手剎車。如果使用右手剎車,很容易造成側翻等危險。

      記者就“低頭族”現象詢問在路側執勤的交警,交警答復稱,“目前執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沒有提到行人不允許看手機。”《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日前,《廈門經濟特區斑馬線交通安全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作為全國首部斑馬線交通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其中明確規定,行人通過斑馬線,應當在斑馬線內盡快通過,不得坐臥、停留、嬉鬧、瀏覽電子設備或者從事其他影響交通安全的活動。針對過馬路看手機等行為,浙江省溫州市、嘉興市等多地也曾先后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以治理。

      除了警告或罰款以外,“低頭族”們還可能付出更沉重的代價。廣東中山市一名行人曾因未按交通燈信號橫過馬路,并在橫過馬路時使用手機,與行駛中的摩托車發生碰撞,造成摩托車乘客死亡,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在裁判文書網上,記者也看到了因過馬路看手機被判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案例。其中,牛某過馬路看手機,在路口被駕駛電動四輪車的陳某撞傷,住院一周,起訴陳某要求賠償。判決結果顯示,因牛某沒有盡到注意義務,手持手機,也有過錯,應自行承擔損失的20%。

      在北京,“低頭族”同樣曾經帶來悲劇。今年4月,在朝陽區農展館南路,一名男子邊騎電動車邊看手機,行至路口時撞上了前方等待信號燈的另一輛電動自行車,導致一名孕婦受傷。民警認定,后方電動車的騎行人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