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造小閥門→生產航空發動機葉片 “小巨人”企業如何實現成功轉型

      發稿時間:2023-08-31 09:13:57 來源: 北京日報

      從造小閥門到生產飛機發動機的葉片,小小的鑄造廠如何通過轉型和創新,撕掉低端制造的標簽,成長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重大裝備國產化作出重要貢獻。來看記者在安徽的一線調研。

      在安徽大別山腳下的這個小縣城,今年以來,吸引了四十多個國家的外商和工程師紛紛扎堆來到這家叫“應流”的制造企業。

      美國工程師 :我們對他們的技術印象深刻,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機會。


      (相關資料圖)

      外商:希望在未來能合作、一起共同發展。

      來到這家企業的展廳,記者看到企業的產品遍及核能核電、航空航天和深海裝備等領域共兩萬多種。

      安徽應流集團副總裁 蒲偉:以前我們主要是做閥門,那個時候我們一噸能賣個兩到三萬元,現在我們是做航空發動機的葉片,一噸大概是數百萬元,甚至有的一千多萬元一噸。

      從小閥門到航空發動機葉片,說起企業的轉型之路,負責人先帶記者來到一條繁忙的自動化生產線。這是幾年前企業開始轉型時投建的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僅這樣一臺靜壓設備就需要三億元,即使在今天全世界也只有三臺。這么大的投資,起初很多人對轉型不理解甚至持反對態度。

      安徽應流集團董事長 杜應流: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常規產品訂單是做不完的,形勢是一片大好。我測算了一下這條生產線我們要投15億元人民幣,這一點大家都比較擔憂。但是要考慮到十年、二十年,我們未來靠著什么。

      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高溫部件這些高尖端產品曾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多年來始終被國外制造廠商壟斷。要轉型去造這些產品,不僅要有先進設備,還要持續的研發攻關。在這個實驗室里,僅攻克一種陶瓷芯的技術就用了兩年時間,經歷了幾千次的試驗。

      安徽應流集團技術副總裁 施長坤:它的主要組成成分將近要20多種材料。每一種材料的配方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都會影響到它的高溫性能。需要真空爐來熔煉,這個合金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一爐下去基本上就是50萬元、30萬元就沒了。

      2018年,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傳統的普通鑄件銷量下滑,再加上幾年來持續的高額研發投入,“應流”的資金鏈一度斷裂陷入危機。這時,當地政府通過爭取重大專項資金、申請設備補貼等方式,拿出5億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政府還安排專員為“應流”在技術創新、人才支撐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跨越。

      霍山縣副縣長 王翔:專精特新企業,如果形成了集聚效應,就能改善一個地方特別是一個縣域經濟的結構,就能把一個縣域經濟的發展質量提到一個更高的檔次,高端人才吸引到霍山來。

      2020年,經過8年的努力,航空發動機高溫合金葉片開始獲得批量訂單,艱辛的轉型之路進入收獲期。2022年,企業規模效益實現逆勢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74%,高尖端產品成為利潤增長主要來源。

      安徽應流集團董事長 杜應流:國家對制造業最尖端方面研制研發給予支持,民營企業在現在這種非常好的政策環境下,應該去做國家需要的事。

      如今在應流,已擁有國家和省級9個創新研發平臺,擁有國內外專利430件,其中22項關鍵零部件填補了國內航空航天、核電和海洋裝備等產業鏈空白。而在整個霍山縣,圍繞“應流”已聚集近50家上下游企業,年產值超過100億。今年上半年,霍山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7%,超過安徽和全國平均增速。

      霍山縣副縣長 王翔:我們現在有兩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下一步我們準備在五年之內打造八到十家。省級的專精特新企業我們現在是二十多家,我們要在三到五年之內實現翻一番。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高晨晨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