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清淤工作基本完成,“京西古道第一村”重新亮出來

      發稿時間:2023-08-18 22:03:45 來源: 北京日報

      沿著盤山路向門頭溝山區行駛,來到永定河畔被稱作“京西古道第一村”的妙峰山鎮水峪嘴村,大型器械傳來轟鳴聲,搶險救災隊伍忙碌著清理淤泥。8月18日,由北京建工集團負責的妙峰山鎮水峪嘴村清淤工作基本完成,3天時間,堆積的淤泥被清空,京西古村重新亮出來。

      水峪嘴村地處千年京西古道要塞處,村口牌樓頂和兩側,燙金字的“西山大道”和“京西古道風華地,永定河畔會客廳”標語十分醒目,只不過,這些日子牌樓下經過的不再是游客,而是一輛輛清理淤泥的機械車。

      “清理量太大了!”任務負責人唐堯說道。村口附近的一間退伍軍人活動室是現場的臨時指揮部,但唐堯很少待在屋里,全天都在戶外奔波,手里攥著對講機,隨時協調調度施工作業,身上濕透的衣服一直沒干過。


      【資料圖】

      由于緊鄰永定河,水峪嘴村在極端強降雨后成為整個妙峰山鎮淤泥堆積的“中心地帶”,整個村子大約有7.15萬立方米的淤泥要清理,比整個妙峰山鎮其他村子的總和還要多。進村查探時,倒地的河邊石欄、被淤泥塞滿的地庫、水退后留在一層窗沿的痕跡,都震撼著唐堯,讓他十分揪心。再一了解,村子里有不少村辦企業,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淤泥覆蓋了很多廠房和空場,需要盡快復工復產。

      “快一點,再快一點!”這一刻,唐堯下定決心。

      好在,淤泥量雖然大,但村子里場地寬敞,適合大型設備展開。很快,30多名工人和40余臺大型機械跑步進場,挖掘機伸出長長的“手臂”清理淤泥,翻斗車隨時“接應”運輸清走……清淤任務高效推進,整個村落一天一個樣。

      8月18日上午,水峪嘴村村域主干道、村內企業廠房、操場、空地等公共區域的清淤任務全部完成,離團隊進場僅過去了72小時。

      北京此次極端強降雨,妙峰山鎮全鎮17個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北京建工集團負責其中擔禮村、水峪嘴村、斜河澗村、隴駕莊村、澗溝村、南莊村、櫻桃溝村、下葦甸村、丁家灘村共9個村的清淤工作。

      在各個村落,清淤作業人員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

      下葦甸村因地處下游河道內,淤泥量雖然不及深山區的村子,但強降雨沖擊力導致村民家中的雜物被沖散情況較多,裹挾的泥沙量也大,再加上村落面積大,與其說是清理淤泥,倒不如說是清理被淤泥污染的雜物。“村里窄巷子的寬度只能容得下兩輛小推車并排行駛,大型設備派不上用場。”現場總指揮焦勇說,整個村子派出近500名工人在各個角落開展清淤工作。

      早7時一直干到晚6時,工人們徒手用水桶裝載淤泥雜物,一趟趟地推著小推車清淤,只有中午在樹蔭下扒拉一口盒飯稍作休息。靠著大家的奮戰,團隊完成了全村1.6萬立方米的清淤任務——如果按照一輛大車裝10立方米淤泥來計算,清出的淤泥能裝1600輛車。

      櫻桃溝村是妙峰山古香道上關鍵的節點村落,歷經極端強降雨后,進出村關鍵道路南櫻路損毀嚴重。清淤團隊利用機械設備,迅速完成了南櫻路的修復,在當地村民看來,這不僅是重返日常生活的開始,更是妙峰山古香道再現昔日勝景的第一步。

      據統計,北京建工團隊自8月13日進入門頭溝區清淤以來,截至8月18日12時,共完成清淤量21.1萬立方米,已完成22個村的清淤工作,修復道路4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潘福達 鄧偉

      流程編輯:u060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