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自來水不是自己來的!見證房山供水搶險隊的艱辛與堅強

      發稿時間:2023-08-12 19:14:50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房山微信公眾號

      8月10日,記者驅車深入房山西北部山區,專程采訪正在大安山鄉域內施工作業的一支供水搶險隊。

      此時,離洪水退去不足10天。越野車經過搶通不久的108國道和軍紅路,路邊、河灘上隨處可見國企和部隊的工程車輛。車流偶爾被攔停一會兒,以保障電力和通信光纖的搶修。通路、通電、通信、通水在這次救災中統稱“四通”。路通——人進——水到,是水務部門立下的軍令狀。


      (資料圖片)

      供水搶險隊在大安山鄉段有10余人,這幾天沒日沒夜的干。按計劃,他們要在次日中午前為大安山煤礦社區接通自來水。

      記者找到他們的地方,在位于海拔820米處的“大安山煤礦材料科”。這是處理礦渣的老廠區,如今已廢棄不用。當地人慣用海拔指代地名,管這里叫“820”。

      從“820”上行不遠,就是大安山煤礦社區,常住人口1200余人,有16棟居民樓、5個平房小區、3個自然片。記者到達社區時,碰到7、8個群眾在公共區域清淤,正趕上水車過來送水,大家放下鐵鏟、拿起水桶圍攏過來。

      大安山鄉的水務干部楊忠毅介紹說,社區原本的水源地在佛子莊,水是一級一級泵上來的。如今管線損壞,社區黨委協調水車給居民臨時供水。如何重建需要長遠打算。

      8月8日,區水務局在踏勘過程中,研究出了一個利用山泉水徑流解決供水困境的臨時方案。大安山煤礦社區有自己的自來水管網,總管在海拔940米的西窖嶺,那里有集水池和泵站。臨時的水源地叫海拔550米夯道。夯道是運煤的,由于地質作用,竟成了山泉出口,夏季水量較大。在“550”,剛剛送來2個5噸容量的水箱和2個揚程400米的水泵。水箱是超大號的水瓶;水泵像超大號的吸管。

      在“820”,搶險隊的一線負責人張青春,向記者解釋了施工過程。給水管要從“820”同時向“550”和“940”延伸。兩端垂直落差近400米,管線距離5000米。給水管有成年人手腕粗細,分量重、很結實,100米一根卷成一匝,搬運一根最少要用三五個人。管子之間通過熱熔的方法銜接,每次熱熔要15分鐘。

      從“820”下行施工,是沿著一條廢棄鐵軌。鐵軌是用于運礦渣的,沿著接近50度的陡峭山崖筆直鋪設下山,墊在鐵軌下的枕木就像“登云梯”。管子要走最短路徑,就要沿著鐵軌布設,還要經過一段被沖毀的堤坡。2名隊員帶著安全繩,在陡峭的山坡上牽引布設給水管。一組隊員在坡頂上幫著向下送。“停一下!”——“繼續走!”吼出的口令在山谷回蕩。

      通往“940”的鄉間小路還是斷的,車輛只能將施工物料送到距離泵站幾百米遠的位置,剩下的全靠人力搬運。施工現場,隊員們正在吃飯。鄉政府提供食宿條件,但為節省時間,都是打包餐盒送來。施工總是到夜里11點。為了盡量利用自然光,每天太陽升起就又開工了。

      在這些隊員中有不少人來自河北涿州,在洪水中自家也都受了災。為了履行水務人的職責,他們選擇留下來、逆行奮戰。

      截至發稿日,房山區共成立了36支589人的調查搶險隊伍下沉到鄉鎮,邊摸排供水設施水毀情況,邊組織應急搶修。16支打井隊、洗井隊已經進駐鄉鎮,3個鄉鎮6個村已經開始打井、洗井工作,12支專業隊伍同步消殺作業。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