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暑期家訪“折翼天使”,他們將關愛送到特殊孩子身邊

      發稿時間:2023-08-04 20:14:51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炎炎夏日,順義區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又一次踏上了家訪之路。走進200余名特殊學生的家里,他們帶去關愛和溫暖,收獲信任與支持,與家長共同托舉起這些“折翼天使”的明天。

      今年是特教老師姚立娜第7年參與家訪了,雖然對此已經是輕車熟路,但她還是絲毫沒有懈怠。家訪前,她細細梳理了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近期急于解決的問題等。14歲的孤獨癥學生東東(化名)進入青春期了,很難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敏感和不安,上學期情緒波動很大,常因為一些小事跟同學發生口角。雖然姚立娜一直與孩子家長保持著溝通,但她感覺,始終沒從根本上解決東東青春期的情緒問題。通過平時的了解,她發現,孩子的媽媽、奶奶對孩子更為關注,她很想通過家訪看看父子兩人的相處模式,從而找到突破口。

      看到熟悉的老師,興奮的東東熱絡地跟姚立娜聊起天來,還驕傲地向奶奶和媽媽展示著老師們帶來的成長手冊。正開心地聊著,東東的臉色突然沉了下來,本來利落的表達也開始磕巴起來,原來是爸爸從樓上下來了。“去給老師弄點兒水!”爸爸一聲令下,東東不情愿地起了身。看到東東低沉下來的情緒,奶奶打圓場,“你這爸爸,就會吼我們東東。”姚立娜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也想好了對策——改善東東青春期的情緒問題,爸爸的角色不能缺位。

      趁著東東帶著其他老師參觀房間,姚立娜跟一家人聊上了。“對于青春期的男孩來說,心理和生理出現變化非常正常。作為家庭成員,我們要與孩子共同面對。”看著東東爸爸頻頻點頭,姚立娜趁熱打鐵,“父親在孩子青春期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那我該做點兒什么呢?”受到觸動的爸爸向姚立娜取經。“您要改變一下說話語氣和方式,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東東爸爸不好意思低下了頭。接著,姚立娜又給出了假期生活小妙招:利用假期時間,多跟孩子一起運動,增加肢體接觸,加強互動交流。看到房間一角的非洲鼓,她又接著說道,“既然東東對非洲鼓有興趣,您可以試著跟他一起練習,增進父子之間的親密感。”

      家訪后的幾天,姚立娜又對東東一家進行了追訪。“爺兒倆關系越來越鐵,孩子的情緒也一直很穩定!”聽到東東媽媽報告來的好消息,姚立娜十分欣慰。

      對于年輕教師丁依來說,家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歷。“通過家訪,我在有經驗的老師身上學習到了與家長溝通的技巧,也感受到了老教師的教育智慧。”一個小細節讓丁依印象深刻,在走進唐氏兒苗苗(化名)家里時,家長不停地向老師抱怨著苗苗對手機的沉迷。正在丁依不知該如何應對時,一旁的老教師對著苗苗微微一笑,與她做出約定,“以后我們玩兒手機的時候定個鬧鐘,鬧鐘一響,咱們就放下手機,也跟其他的同學比一比,看看誰是最棒的手機管理員。”事后,老教師向丁依解釋,苗苗自尊心和榮譽感強,做出約定利用的就是她這一性格特點。“這個細節讓我深深地意識到,特教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才能對學生采取適宜的教育措施。”丁依說。

      “特殊孩子的家長尤其不易,他們更需要學校的關愛、引導和支持。”順義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李明偉說,通過家訪,老師們把學生的進步和成長用不同的方式傳遞給家長,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居家狀況,為新學期更好地開展個別化教育計劃提供精準依據。“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家庭與學校形成教育的合力,積極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達成雙方的教育共識,幫助‘折翼天使’更好地健康成長,融入社會,走向未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牛偉坤

      流程編輯:u060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