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伏天進程與氣象學中的入夏、高溫進程不是一套標準。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天正式開啟。你知道嗎?每年的伏天不僅天數不固定,入伏開始的日期也不一樣。
(相關資料圖)
民間諺語云:“夏至三庚數頭伏”。然而,民間的入伏、伏天進程與氣象學中的入夏、高溫進程不是一套標準。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歷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時間上不分地域“一刀切”。而氣象學意義上的入夏是指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22攝氏度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從全國來看,符合條件的地區往往是自南向北逐步入夏。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我國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較常年偏早了16天。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往往會很熱,這是因為入伏后,地表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不斷累積,因此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氣溫升高,大氣環流也發生著變化,主要是副熱帶高壓自南向北擺動帶來的變化。今年6月18日前后,南方進入梅雨期,副熱帶高壓相對穩定,造成我國南方強降雨頻繁。北方受高空冷渦影響,散發性的過程性雷雨天氣也頻繁出現。
北方地區入伏和南方地區入伏都很熱,但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北方的熱是干熱,過程性雷雨天氣多;南方是悶熱,伴隨著連陰雨的梅雨天氣。
以今年6月以來的華北、黃淮地區高溫天氣為例,表現為氣溫極高,太陽輻射強,空氣濕度小,為典型的干熱型高溫天氣。這與大陸暖脊控制下的大陸變性高壓有關。內陸和西北地區由于地處亞洲腹地,四周環繞的巨大山脈阻擋了印度洋、大西洋的暖濕氣流,當其上空受大陸暖高壓控制時,容易形成極強的太陽光照。加上地表水分少,不能起到水分蒸發耗熱降溫的作用,因此氣溫迅速上升形成高溫天氣,并持續高溫狀態。在氣象要素上的反映就是日最高和最低溫度差較大,一般在10攝氏度以上,濕度在30%左右。
同一時期的南方地區,高溫天氣的出現一般與副熱帶高壓緊密相關。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從高緯度來的冷空氣很難到達南方的廣大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內部下沉氣流抑制了云雨發展,伴有下沉增溫作用,加上濕度大,因此人們感受到的是悶熱,就像在蒸籠中一樣,這類天氣被稱為悶熱型高溫。在我國沿海及長江中下游,以及華南等地經常出現此類天氣。氣象要素上的反映就是日最高和最低溫度差較小,一般在5攝氏度以內,濕度在60%以上。
對老百姓來說,入伏后,宜以防暑降溫為主,盡量安然度夏。
(作者為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人民日報記者李紅梅采訪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 朱定真
流程編輯:tf028
標簽:
- 每年開始的時間都不一樣,入伏時間如何確定?
- 你的競爭力,取決于你的思維能力
- 西安因你而美 | 西咸新區文明實踐站來了書畫家
- 卡爾迪納萊致信皮奧利:我正在不懈努力,以確保為你...
- 31款侵害用戶權益的APP(SDK)被通報,幾個熟悉的名字上榜
- 國產人工智能醫學影像重建增強技術逐步引領全球
- 投資房產什么樣的房型最值錢
- 來了!?2023世錦賽跳水賽程
- 北京今天白天晴轉陰,西部北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34℃
- 世界氣象組織:上周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
- 第19個航海日!今天全國各地船舶將掛滿旗并統一鳴笛1分鐘
- 問道(問道鬼靈珠)
- 上半年國家鐵路發送電煤7.77億噸
- 八哥指的是什么鳥(八哥指的是什么動物)
- 專家:恢復居民消費是今年經濟好轉的關鍵
- 今天過生日的動漫角色!(7月11日)
- 什么是rm(rm什么意思?)
- 6003人入圍積分落戶公示名單
- 征集紡織博物館展陳方案
- 兩所新建學校今年9月啟用
- 王霜抵澳 女足全員備戰世界杯
- 半程排第六 國安保住亞冠希望
- 塞內加爾加強規劃提振旅游市場
- 柬埔寨上半年國際貿易額同比下降13%
- 恒邦股份擬投42.7億提升黃金產能 發可轉債募資31.6億助力轉型升級
- 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尸體17卷第二章:櫻花的葬送08
- 非常棒的一部作品,建議去看原版或剪輯去補缺失的畫面臺詞
- 賽馬娘 漫畫機翻 葛城王牌兩則
- 推薦,但不完全推薦,精彩的地方很精彩,丑陋的地方過于丑陋
- 對于《Re:CREATORS》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