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看京劇流派演繹“秦腔女皇”

      發稿時間:2023-07-03 06:03:27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王潤

      著名作家陳彥榮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主角》近年來成為改編熱門。近日,國家京劇院又將其改編為新創現代京劇,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演。原著主人公憶秦娥的“西北秦腔女皇”身份變成了“京劇名角”。其戲劇化的人生命運,不僅折射了整個時代的變遷,也突出了“沒有人不想當主角,沒有人一輩子當主角”的深刻主題。

      不同于傳統京劇舞臺上常見的一桌兩椅,也不同于很多現代新編戲的寫實舞美設計,京劇《主角》的舞臺上,最醒目的是一個懸掛著的可移動和旋轉的巨大舞臺框架,既象征著舞臺臺口,也是時間流逝和時代變遷的外化。在這簡約詩化、虛實結合的舞臺之上,展開了跨越四十年的時代變遷和人物命運變化。

      全劇從原著宏大的敘事和眾多人物關系中,選擇了憶秦娥與胡三元為主結構的人物關系,集中了11個用京劇不同行當流派展現的人物形象,兼顧劇種特色和戲劇沖突,同時凝練原著提供的人物性格張力。憶秦娥的青衣,胡三元的銅錘花臉,封瀟瀟的老生,楚嘉禾的花衫,胡彩香的老旦,單團長的雜派老生……可謂生旦凈末丑,各有擔當。

      著名作曲家朱紹玉為《主角》設計的唱腔不僅繼承了西皮、二黃的京劇固有板式,又有“守正創新”的創造性表現,如重唱、疊唱、輪唱等,讓人物群像鮮活有致。劇中還用“戲中戲”結構融入京劇經典劇目的片段,楊排風、白娘子、楊貴妃、穆桂英、趙艷蓉等傳統經典人物,外化為“戲魂”巧妙地融入憶秦娥的內心視像,不僅強化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也突顯京劇藝術的魅力與特色。

      劇中有一場戲,表現上世紀九十年代戲曲陷入低迷期,流行歌、迪斯科等多種藝術形式沖擊著市場。這段音樂和唱詞,將流行歌曲調和迪斯科節奏與京劇的聲腔板式融為一體,既反映了時代特色,又很有幽默色彩。而當憶秦娥看到唯一的親人舅舅離世的時刻,從不敢相信到悲痛欲絕,音樂也從輕聲吟唱,到如泉涌般宣泄而出,借鑒了秦腔的雙錘帶板、緊打散唱的形式,用梆子打出強烈的節奏,層層遞進,酣暢淋漓。旋律以京劇中的“哭頭”為基礎,又吸收了梆子腔的“苦音”,將憶秦娥悲痛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

      不過作為一部新編戲曲作品,該劇在唱詞方面仍有打磨提升空間,有些段落過于話劇化處理,不夠突出戲曲藝術的優勢;有些唱詞比較粗糙直白,和劇中經典傳統戲的雋永韻味不太協調;整部劇的藝術形式雖有很大創新,但在整體審美視覺上欠缺時代特色。相信通過不斷地精打細磨修改完善,該劇將在舞臺上煥發出更耀眼的光彩。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