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世界熱聞】中國對自然科學貢獻首超美國居首位

      發稿時間:2023-06-18 06:14:41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趙語涵)6月15日,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2023 Nature Index Annual Tables)揭示了研究成果發表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間、對高質量的自然科學研究貢獻最大的機構和國家。該榜單顯示,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已超越美國,位居榜首。

      “自然指數”是一個數據庫,它追蹤發表在146種高質量自然科學和衛生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份額”作為自然指數的標志性指標,是根據數據庫中特定地區的論文作者所屬機構,來計算該機構的作者所占比例,以衡量對研究論文的貢獻。調整后的份額(Adjusted Share)則將自然指數在文章總數上的微小年際變化考慮在內。以貢獻份額(Share)衡量,中國對自然指數所覆蓋的四大自然科學類別(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的總體研究貢獻,首次由第二位躍升至第一位。與2021年相比,中國的調整后份額增長了21.4%,在年度榜單前十國家中增幅最大。緊隨中國之后的其他十強國家為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此外,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主導地位在機構榜單中也顯而易見。機構十強中有6家來自中國,分別為排名第一的中國科學院、排名第五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七的南京大學、排名第九的北京大學和排名第十的清華大學。其他十強機構為位列第二的哈佛大學、第三的德國馬普學會、第四的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和第八的斯坦福大學。

      自從自然指數建立以來,中國科學院連續11年居于首位,其2022年的份額為2054,遠遠領先于份額為813、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學。國內其他高校和機構在科研上也各具特點,在地球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山大學2021至2022年調整后的份額增幅超過了50%;復旦大學在生物科學領域的增幅達65%;在化學領域的機構20強中,有18家是中國機構。

      美國和中國各有19家機構位列自然科學領域機構50強。中國在物理、化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等三個自然科學學科類別居于首位。在地球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國僅在一年內就實現了大幅增長,調整后的份額上升了三分之一。

      美國在生物科學領域居于首位,其2022年的份額達8395,中國的份額為2492。但中國繼續在該領域迎頭趕上,其調整后的份額增長了26%。

      從今年開始,自然指數數據庫首次收錄來自64種醫學期刊的文章,讓用戶可以追蹤衛生科學領域的相關趨勢。在這一領域,美國遙遙領先,其份額達5352,是份額為1287、位居第二的中國4倍多。

      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戴維·斯溫班克斯)在評論今年的指數時表示,近年來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所呈現的趨勢表明,中國的研究投入令其在自然科學領域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