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每日速讀!杜仲平:警惕夏季冠心病 老人度夏重“養心”

      發稿時間:2023-06-15 15:10:12 來源: 北京日報

      人物簡介:杜仲平,主任醫師,東城中醫醫院內科特聘專家,甘肅省名中醫,從醫40年,臨床秉承中醫辨證、西醫辨病,經方立架、藥理佐輔的治療原則,擅長診治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消化系統腫瘤的保守治療及術后調理等。


      (資料圖片)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要格外注意養護。但臨床發現,夏季同樣是這類疾病的高發季節。“夏季氣溫增高,人體出汗多,容易造成電解質紊亂,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供血負荷大,容易引起冠心病的發作。”杜仲平說,冠心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發病有急、危、重的特征,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死亡。

      入夏之后,65歲的張先生胸部時常感到不適。“得冠心病有小十年了,一直吃藥,維持得還不錯。最近天熱了,總感覺胸部隱隱作痛。”張先生扶著左胸描述,胸悶、氣短、乏力、胸痛,這種感覺在上樓梯時尤其明顯,“我家住三樓,之前一口氣就能爬上去,這段時間爬一層就得喘口氣,明顯感覺力不從心了。”

      從醫40余年,杜仲平在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經驗豐富。通過望聞問切,他很快判斷出張先生因腎陽不足、心陽不振,加上夏季氣溫等環境因素,導致不適。“中醫認為,心屬火、腎屬水,只有達到水火既濟,心腎相交,人體才能達到生理上的平衡。”杜仲平說,冠心病患者,一般都畏寒怕冷,夏季氣溫雖高,但患者體內依舊呈現虛癥,陽氣不足。因此,中醫治療也要重點圍繞“補充陽氣”來展開。

      冠心病患者多腎陽虧虛,杜仲平以金匱腎氣丸為主方,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上附子、肉桂、車前子等幾味中藥,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他舉例,張先生辨證為胸痹,有心血瘀阻的癥狀,他便在藥方中加入丹參、葛根、赤芍、紅花、三七、水蛭等中藥,有寬胸理氣、活血通絡、益氣化瘀的功效。此外,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脾胃不適的情況,健脾消食的山楂也常被加入到藥方中。

      經過約一個月的中藥調理,張先生的胸悶、胸痛有所緩解,怕冷、氣短、氣喘等癥狀也有了好轉。杜仲平提醒,中藥調理之余,老年人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常用藥物不能斷頓,依舊要按時按量服用。此外,冠心病患者在夏季的日常生活中,飲食要清淡,避免吃過于寒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運動,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運動能夠起到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的效果。杜仲平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溫和的運動,比較適合冠心病患者日常活動。”

      來源:北京晚報 實習記者 何蕊

      流程編輯:U031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