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只是安慰劑?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或有多重副作用

      發稿時間:2023-06-13 15:10:35 來源: 北京日報

      民進黨當局6月初與美方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議,其行政機構官員自夸為1979年以來雙方最具規模、最全面性貿易談判的階段性成果。但臺灣社會近來持續有觀點指出,相關協議未回應臺方最迫切需要,尤其一些舉措單方面有利于“萊豬”、美國電商大舉進入臺灣市場。


      (資料圖片)

      據了解,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有12項議題,首批協議含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后續將談勞動、環境、農業等七項。民進黨當局宣稱,未來陸續完成談判,將以堆積木方式加強對美經貿,并朝向簽署“臺美自由貿易協議”(FTA)努力。

      臺灣及海外財經媒體都注意到,首批協議不涉及商品關稅,今后談判也沒有貿易談判通常會包含的市場準入商品類別等項目。臺灣《經濟日報》12日社論指,“21世紀貿易倡議”完全由美方主導,目前為止,大都屬于框架性內容,與傳統自由貿易強調關稅減讓、市場準入有很大不同。如同這篇文章標題《臺美貿易倡議應創造經濟效益》所點出來的,臺灣民間社會對于相關協議的實質助益有所質疑。

      美國是臺灣第二大貿易伙伴。曾擔任馬英九時期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說,(對于美臺經貿)臺灣的需要“是避免雙重課稅,是真正的自貿協議、投資保障協議”,而“21世紀貿易倡議”只是安慰劑。

      臺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在《聯合報》發文指出,首批協議五項議題,內容充斥許多臺灣現有規范或已簽署的WTO協議內容,冷飯熱炒,徒具象征意義。能被宣揚為經貿大突破,吹牛功夫真是了得。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也曾宣示更高目標,但其意圖與美方商談的“自貿協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一直缺乏進展,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印太經濟框架”(IPEF)協商未果,2024年“二合一”選舉將屆,只能以內容空泛的“21世紀貿易倡議”聊備一格。至于原先立下的一個個目標,民進黨方面轉而將其描繪成未來推動商談的“路線圖”,即只要滿足美方要求、最終仍有望簽署“臺美自貿協議”。

      首批協議簽署前夕,民進黨當局即敲鑼打鼓、將其宣揚為拓展對外經貿的重要成績。但相關內容發布后,島內關注度快速降溫,倒是”安慰劑“的比喻不脛而走。

      安慰劑一般指不含藥理成分的制劑,不傷害患者且具替代和安慰作用。但美方全面主導的“21世紀貿易倡議”卻讓一些臺灣經濟界人士感到不安。

      有專家擔心,在下一階段農業議題談判中,臺灣或被迫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等高風險農畜產品進入學校等場所;公營事業議題方面,臺灣鐵路、糖業、電力等企業若受到外部強力干預,或將引發通貨膨脹,對民生、經濟帶來更大壓力;數字貿易部分,則單方面有利于美大型電商在臺灣占據更大市場。

      在美臺經貿談判中,民進黨當局一直站在服從、配合的位置。“21世紀貿易倡議”終將帶來哪些副作用,有待逐漸揭曉。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tf028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