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世界要聞:陳喜波:高位謀劃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發稿時間:2023-05-29 07:13:24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梅 作者 陳喜波

      北京市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經過幾年的攻堅克難,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樹立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北京樣板”,在國內外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示范效應。

      北京市設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專項工作組,以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大計為抓手,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來謀篇布局,統籌規劃。從大運河世界級文化遺產重要地位出發,根據國家頒布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先后編制了《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形成“1+2”規劃體系,全面推進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北京市緊緊抓住“治水”這個著力點,實現了生態治理和文化建設兩個方面的突破。對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壩河等重點河段進行綜合治理,運河水源污染得以全面控制,基本實現河道水體全面還清。燃燈塔升級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八里橋老橋“退役”進入遺產保護狀態,通州學宮的完整復建,長河萬壽寺大規模修繕。

      為了傳承大運河文化,北京市組織各方力量,深入挖掘文化內涵,通過創新轉化,實現了運河文化的有效傳承和利用,如推出系列大運河題材文化精品力作,舉辦各種論壇和節事活動等。北京市在大運河畔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建設了具有文化地標性質的圖書館、博物館、歌劇院三大建筑,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隔河相望,一個彰顯新時代的文化高地正在形成。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共建大運河文化帶的發展,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文體休閑活動日趨豐富,三地人民獲得感滿滿,幸福感驟增。

      (作者為中國地名學會理事、大運河文化研究專家、通州區大運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