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全球滾動:全球首例,不開顱讓猴子“意念”取食

      發稿時間:2023-05-19 18:13:00 來源: 北京日報

      一只猴子動動腦,


      (資料圖)

      用“意念”就能控制機械臂,

      將食物送到嘴邊……

      猴子通過“意念”吃到食物 段峰團隊提供

      今年5月上旬,一場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在北京取得成功,這是全球首例同類型試驗。 業界認為,它標志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此次試驗由南開大學段峰教授團隊牽頭,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上海心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突破了血管內腦電信號采集、介入式腦電信號識別等腦機接口核心技術。

      近日,潮新聞記者采訪到段峰教授,解讀背后的故事。

      研發新型腦機接口

      微創即可采集腦電信號

      雙手被綁住的猴子,想吃食物時大腦會產生伸手取食的“沖動”,于是產生“意念”操縱機械臂運動,成功把食物送到了自己嘴里。

      今年5月上旬,借助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南開大學段峰教授領銜的團隊成功完成了上述試驗。這是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

      所謂腦機接口,就是大腦能用“意念”控制的外部設備。 傳統腦機接口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侵入式設備需要開顱將傳感器植入大腦皮層;非侵入式則一般采用頭外穿戴設備采集信號。

      與之不同,介入式腦機接口采集信號時并非無創,但不需要開顱,而是通過微創進行。

      團隊研發出搭載了傳感器的血管支架,以此作為信號采集器。此次試驗中,需要在試驗動物,也就是猴子的頸靜脈刺個小口,通過細如發絲的靜脈導管,將裝有傳感器的支架送入位于大腦皮層的血管。

      當導管被移除時,血管支架會在血管壁內擴張,傳感器貼近血管內壁,從而采集腦電信號。信號經過外部電腦的解析,又變成控制命令發送給機械臂,操縱機械臂運動。

      “在腦血管中放置支架已經較為成熟的手術,可以用于治療腦血栓、腦梗塞等疾病,將其應用于腦機接口,損傷小,容易操作。”段峰表示。

      本輪試驗從2020年開始做準備。去年6月,段峰團隊以羊為試驗對象,完成了國內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動物試驗,驗證了自研傳感器的有效性、安全性。

      剛剛完成的試驗,則驗證了“介入式腦電信號解析”這一新技術的成效,通過猴子用“意念”控制機械臂遞送食物到自己嘴里,實現了主動意圖識別對機械臂的控制。

      試驗團隊合影 段峰團隊供圖

      腦接口誕生數十年

      團隊成果兼顧信號與安全

      人類一直在試圖揭開大腦之謎。

      成人大腦皮層中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又稱為神經元,它們互相連接,控制著人類的思考、運動。當神經元活動時會產生電信號,也就是腦電波。

      早在上世紀20年代,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腦電波的存在,并開始研究運動與神經元放電關系。以此為基礎,腦機接口概念誕生,其目標就是讀取并利用大腦神經元的電信號。

      換句話說,人類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已達數十年。 2000年以后,相關技術進展迅速。

      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曾開發過一個腦機接口系統BrainGate。2012年,相關研究使一個癱瘓的女士在試驗中,通過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控制機械臂,將一杯咖啡送到了自己嘴前。

      真正激發公眾好奇與熱情的是2021年4月,埃隆·馬斯克創辦的Neuralink鉆透猴子顱骨,將一枚極小的電極植入猴子大腦,讓一只猴子利用“意念”,玩起了電腦乒乓游戲。

      在國內,1999年清華大學就已經發表過腦機接口相關論文。2014年,段峰團隊完成過“腦控汽車”的試驗,通過頭戴式設備采集腦電信號,讓試驗者意念“發號施令”,控制汽車行進,“但腦電信號長期穩定性差。”段峰說。

      2020年,浙江大學團隊也成功完成國內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團隊給一位72歲的高位截癱大伯植入裝置,使他能通過“意念”控制機械手臂,患者需要開顱佩戴設備……

      與此前試驗相比,段峰更希望找到一個識別腦電信號準確、但傷害性又小的方式。最終,他選擇與神經介入器械公司心瑋醫療聯手,采用血管支架方式,共同研發介入式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發展歷程 段峰團隊供圖

      醫療健康成腦機接口應用主場景

      離普適性產品有多遠?

      大多數人對腦機接口的印象來源于科幻作品,《黑客帝國》里它將人類控制在“矩陣”中,《阿凡達》里它讓杰克擺脫輪椅,《頭號玩家》里它連通游戲與現實世界……

      現實世界里,腦機接口在試驗中也實現了“隔空取物”“隔空游戲”,除此之外,腦機接口還能帶來什么?

      段峰認為,目前,醫療健康將是腦機接口應用的主要場景,比如腦卒中、抑郁癥、阿爾茲海默癥等,這其中介入式腦機接口憑借不開顱、信號質量好,又有更好的適用場景, “比如,腦卒中患者接受救治后,可以使用介入式腦機接口進行主動意識的康復訓練。”

      然而真正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腦機接口是國內外競逐的科技熱點。在國外,多家企業完成腦機接口動物試驗,其中包括Neuralink、BrainCo和Synchron等,然而還未誕生一款普適性產品。

      備受關注的Neuralink在通過開顱植入電極,讓猴子完成“意念”玩乒乓球游戲等試驗后,被曝23個試驗猴中過半已死亡,公司也因涉及違反《動物福利法》被調查。

      在介入式腦機接口領域,段峰表示,接下來,團隊將朝著開展人體試驗方向努力,希望未來產品最終逐漸下沉,讓普通患者可以受益于此。

      不過,從動物到人體,難度逐級增加。據介紹,目前,前兩個階段完成試驗的動物都狀態良好,后續團隊還需要繼續監測試驗羊和試驗猴的各項生理指標,以更好評價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臨床上,我們沒有先例,要將技術到臨床,可能還需要走較長的一段路。”段峰表示,這涉及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法律法規建設等一系列配套建設,同時,還要推進倫理審批工作,最終何時應用于人體,時間上還無法確定。

      (原標題:全球首例,不開顱讓猴子“意念”取食)

      來源:潮新聞

      流程編輯:tf027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