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舉報49次!莫讓一盤“拍黃瓜”涼了小店的心_全球通訊

      發稿時間:2023-05-18 16:09:19 來源: 北京日報

      好心給顧客拍了個黃瓜居然招來了職業打假!據工人日報報道,近日,湖南省株洲市多家餐企向當地餐飲行業協會反映,當地一對晏姓父子抓住餐企無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證的短板,頻繁舉報要求餐企高額賠償,自2020年至今竟舉報49次,被舉報餐企認為相關舉報系惡意舉報。該話題一時引發網友熱議:小餐館拍根黃瓜算違法?舉報算不算惡意?


      (相關資料圖)

      賣拍黃瓜被罰款,屢屢引發爭議。圖據三湘都市報

      不同于此前引發爭議的拍黃瓜事件,此次被舉報的拍黃瓜,一部分是晏姓父子存心為之。一家小餐館的經營者介紹,他家的菜單原本并沒有拍黃瓜這道菜,晏某到店消費時,主動要求做,結果幾天后就被舉報了。按照顧客的要求加菜,卻被顧客反將一軍;如果不按照要求,是不是又要說店家服務不到位呢?晏某的釣魚式點餐,不是為拍黃瓜打假,是在給商家挖坑。

      此外,在當地市監局建議一小店與舉報人協商爭取撤銷投訴時,對方卻獅子大開口,要求按總消費金額500元的10倍賠償。這種用法律漏洞為自己牟利的行為,能夠算作是合法的嗎?近年來,職業打假人的問題不乏討論。這一群體的存在確有助于凈化市場,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制假售假、促進了食品安全,但是部分惡意打假人混入其中,反而加劇了制假售假等問題。這些惡意打假者明知商家不存在欺詐或違法行為進行栽贓陷害以爭取賠償,不是打假是假打。據報道,前不久就有一例釣魚打假案,打假人被法院駁回訴求。此事件中的釣魚點餐是否同樣存在問題?希望當地有關部門可以給出進一步的說法。

      值得思考的是,打假人屢屢拿拍黃瓜做文章,恐怕與冷食經營資質獲取困難不無關系。有商家介紹,辦理冷食許可要求高,一套設備下來成本就要幾萬塊,小餐飲店承擔不起。這讓消費者與商家難以兩全,為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有必要加強涼菜的監管,難以獲得的許可證卻給了打假人敲竹杠的機會。也許,許可證的獲取程序可以優化一些,監管可以更彈性一些,在維護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把機會留給拍黃瓜的小店而非職業打假人。

      一盤拍黃瓜也許的確不是什么大事,但這背后其實是無數小店的生存處境。在經濟正穩健恢復的當下,如何把握一碟涼菜的生存,如何不讓打假人假打假、真勒索,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兩年,個體工商戶市場行為容錯機制不斷推廣,北京就全面推廣了免罰慎罰制度。一定的容錯空間不是任其為之,而是為個體工商戶建立更好的營商環境、寬松的發展環境。此次事件中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就表示,輕微違法行為應審慎監管。這樣的審慎,顯示出了執法的溫度,頗為暖心。拍黃瓜可以是涼的,別涼了小店經營者的心。

      來源:北京晚報 | 實習記者 張悅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