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職工對事故傷害存在過錯,能否認定工傷?-當前快報

      發稿時間:2023-04-27 17:12:35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宇 通訊員 范少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傷保險是職工安全的一把“保護傘”,能夠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所謂工傷,又稱“職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工作或者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勞動者由于自身過錯導致事故傷害,那么這種情形能認定工傷嗎?近日,北京大興法院結合一起典型案例,解答關于工傷認定的法律知識。

      劉某與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從事木工崗位的工作。2022年1月14日,劉某因工作需要在攀爬項目工地的吊籃時從高處摔落受傷,后經醫院診斷為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雙肺挫傷、多處骨折。當劉某要求公司為他申請工傷認定時,公司卻認為劉某故意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相關安全生產規范,自身存在重大過錯才導致其身體受傷,拒絕為他認定工傷。劉某該怎么辦?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中,劉某從事的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因工作需要攀爬吊籃時摔落致傷,系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認定工傷的情形。且案件中無證據證明劉某有《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形。

      關于用人單位認為張某在明知安全施工紀律和規范的情況下存在故意違反規章制度導致受傷的行為,根據工傷認定的歸責原則,工傷認定實行的是無過錯原則,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造成事故,即便自身存在過錯,用人單位也不能免責,并不影響劉某構成工傷的認定。

      法官提示,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造成事故,即便自身存在過錯,用人單位也不能免責。因此,一方面,用人單位應高度重視工傷預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勞動者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勞動者安全作業意識,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減少用工風險;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應按《社會保險法》規定及時為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減少用人單位的工傷賠償風險和經濟損失。

      知多一點

      一、工傷認定的情形

      工傷認定的情形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第二類是視同工傷的三種法定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二、工傷認定的歸責原則

      工傷事故的責任承擔,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所謂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各種工傷事故中不以勞動者是否存在過錯為賠償前提。但是,在發生《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例外情形時,則無法認定為工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三、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在工傷事故處理中,許多證據由用人單位所掌握,如果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歸責,一旦發生工傷事故,作為爭議當事人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相關證據時,用人單位極有可能會有意設置障礙,以種種理由拒絕提供,規避其所應負的責任。這種情況下,讓勞動者舉證,還原事實發生過程變得不太現實,所以在工傷認定中適用舉證責任倒置這一證據規則,有利于勞動保障部門查明事實,公正處理,更加有效地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