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環球快消息!協同助力突破“碳索”關鍵瓶頸

      發稿時間:2023-04-21 06:11:15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源

      日前,以“碳索創新發展、應用創造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屆全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廊坊舉辦。會上,來自國內外碳纖維行業的專家學者共商產業發展大計,京津冀“碳谷”產業基地也正式啟動建設。

      作為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戰略高新產業的重要基礎材料,碳纖維被譽為21世紀的“黑色黃金”。憑借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能,這一細過頭發的纖維也成為諸多領域的“必爭之材”。自其大規模應用以來,高端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就長期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持續加碼的對華技術封鎖等級一度僅次于核彈與芯片。為了避免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多年來,我國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相關產業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成果日益豐碩。如今,京津冀聯合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碳纖維產業集群,將進一步助力這束“新材料之王”支撐我國復材大產業。

      構建完整碳纖維產業鏈條,“協同之解”勢在必行。事實上,三地在相關產業上已各自積累了相當成果。比如,約十年前,中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聯盟就已經在北京成立;隨著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天津也吸引了一批批新材料龍頭企業落戶投產。而作為三地唯一同時具備碳纖維研制及生產、復合材料研制與應用等產業鏈布局的園區,廊坊高新區新材料產業集群已然初具規模。多元化布局可圈可點,而在協同之力牽引下,高校合作深度開展、技術資源匯聚交融、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從“一次能源”到“終端應用”的完整制造過程,也有了更加堅實的依托。

      硬核“碳谷”拔節生長,承載著對于技術突破的期待。必須看到,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碳纖維生產技術、產品性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產業規模大而不強的問題客觀存在,高端應用對外依賴依舊較為突出。行業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碳纖維需求量穩步上升,進口供給量長期處于高位,直到今年國產用量才首次實現反超。從這個意義上說,相關行業前景的確廣闊,而圍繞國際競爭的科技制高點,共同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技術、關鍵技術,則是三地“碳谷”必須扛起的使命。加速產業協同、打造規模生態,相信碳纖維復材迎頭趕上的“協同方案”會帶來更多驚喜。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