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花錢找代練,31個游戲賬號被封!法院:全額退傭金

      發稿時間:2023-04-18 14:58:20 來源: 北京日報

      為了在網絡游戲中獲得更高段位、榮譽或裝備等,一些玩家不惜花錢找人代練。雖然代練行為被游戲運營方所禁止,但仍然沒有阻礙它發展成為在網上公開叫賣的紅火生意。不過,北京西城法院日前判決的一起案件卻給代練服務潑了一盆“冷水”。因代打的31個賬號遭游戲公司凍結,一名代練人被法院判令退回近2萬元傭金。判決中還明確提出,任何通過金錢交易或外掛工具試圖“走捷徑”的行為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持與鼓勵。

      案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1個賬號被凍結 “代練”被追索傭金

      胡先生和龔先生在網上打游戲時結識,后來發展為商業合作關系。胡先生開了家網店,為網游玩家提供代練服務。有玩家在網店下單后,胡先生就把訂單轉給龔先生,為玩家的賬號代打。在半年時間里,胡先生轉給龔先生31個代打訂單,在扣除自己的利潤后,總計支付給龔先生19350元委托費用。

      不過,代打訂單完成后,這31個賬戶卻都被游戲運營方凍結,原因是“通過非正當方式進行PVP活動,包括但不限于通過濫用游戲架構獲取評級戰場等級、競技場等級、征服點數,違反戰網使用條款涉及賬號共享、代打、代練行為等”。

      胡先生按照網店和玩家的約定,退還了代打費用,接著便將龔先生起訴,要求其退還31個被凍結賬號的代打傭金。

      在法庭上,龔先生表示游戲代練本來就有封號幾率,雙方沒有簽訂合同約定封號退傭金,他也從沒有承諾過封號退款,因此不同意胡先生的訴訟請求。

      判決

      委托合同無效 代練退還全部傭金

      西城法院經審理認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虛擬世界也應受公序良俗的規制。網絡游戲體現用戶游戲實力與經驗的榮譽稱號或獎勵理應由用戶本人親力完成,任何通過金錢交易或外掛工具試圖“走捷徑”的行為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持與鼓勵。對于游戲群體而言,無論用戶與運營方都對所謂“代打”的行為予以否定性評價,并認為這種行為影響游戲的公正性。因此,法院認為基于公序良俗的底線要求,認定雙方的委托合同無效,判令龔先生將基于無效合同獲得的傭金19350元返還給胡先生。

      一審判決后,龔先生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說法

      代練行為應當受到規制

      在游戲世界中,代練意味著用戶無需親自操作游戲,只需花錢便可獲得一定的排位、榮譽或裝備等,因此,游戲運營方通常將代練認定為影響游戲公平性的非正當游戲行為予以禁止。但現實是,代練服務依然大行其道,甚至成了一門紅火生意。

      記者注意到,某電商平臺有代練專區和經過認證的代練師,而提供代練服務的商家更是不計其數,生意好的月銷幾千甚至上萬單。

      事實上,游戲代練作為一類較為特殊的交易,目前并無法律或行政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對其效力作出規定。那么,法院為什么會在此案中,認定委托合同無效呢?

      承辦法官告訴記者,對于這類特殊的交易,評價其效力應當著重參考交易當事人所屬群體對這種交易的普遍認知與態度。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普通玩家的視角來審查代練協議的合法性問題。

      “根據案涉游戲設定的規則,玩家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或技術與其他玩家比武,積累獲勝的成就后換取非常酷炫的道具,能讓全體玩家都看得到。這個玩家可以借此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但有些走捷徑的玩家不愿花費時間或經歷這個過程,就花錢找人代打。而代練為了保證效率,往往會使用外掛或作弊工具來提高自己的勝率。此時,對于不找代練的普通玩家來說,游戲體驗就會被這些不公平競爭的人毀掉。通過花錢來獲取不光榮的成就,這是游戲共同體所不能忍受的、觸犯底線的行為。”法官表示,從游戲玩家這個共同體的立場出發,為了維護游戲世界的底線秩序,作為法律也有必要運用公序良俗原則,對代練行為的合法性作出否定性評價。

      對于網上公開叫賣的代練生意,承辦法官表示,代練行為實際上以多數玩家體驗的下降為代價,使個別玩家通過不正當競爭來獲得一種虛偽的滿足感。這樣來看,游戲公司禁止代練有充足的正當性基礎。而且玩家與游戲公司之間的用戶協議也會禁止為代練而出借賬戶。“因此,無論從用戶協議本身衍生的誠信原則,還是從游戲玩家共同體本身的公序良俗價值出發,為創造更加公平,更符合最大多數游戲玩家利益的游戲世界,代練行為也應當受到規制。”

      案件延伸

      無獨有偶。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近日審結的一起代練平臺被訴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也認定代練破壞了公平競技的游戲機制,損害了用戶體驗和合法權益。

      一家游戲公司發現,某代練平臺以“發單返現金”、設立專區的形式,引誘、鼓勵用戶通過其平臺進行游戲代練交易,甚至有未成年玩家可通過承接訂單不受時段、時長限制進入游戲系統,繞開“防沉迷”機制進入游戲賺取費用。

      游戲公司將代練平臺起訴,認為代練平臺的行為對游戲公司、游戲用戶以及社會公共利益都造成了損害,構成不正當競爭,索賠經濟損失450萬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代練平臺的行為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一是破壞了公平競技的游戲機制,損害了用戶體驗和合法權益;二是干擾了游戲建立的實名機制及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損害了游戲公司的商業利益;三是增加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風險,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同時,代練平臺將游戲公司具有競爭性權益的游戲作為獲利工具,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

      最終,法院認定代練平臺提供商業化網絡游戲代練服務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立即停止并賠償游戲公司經濟損失80萬元及維權合理開支18.5萬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孫瑩

      流程編輯:u060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