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孟母的教子方案,偉大在哪些方面?-聚焦

      發稿時間:2023-04-17 23:22:34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季云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資料圖】

      孟母教子是《三字經》引證的第一個典故。這本啟蒙讀物,雖經明清學者多次修訂,“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卻始終冠于篇首。古人推崇孟母,因為孟母教子有“道”。今日又讀《三字經》,再次延讀“孟母三遷”和“斷機教子”的故事,深覺孟母之賢。

      “孟母三遷”,意不在“遷”而在“擇”。

      孟子天資聰穎又頑皮,喜歡模仿,喜歡玩游戲。要選擇與什么樣的人為鄰,每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與什么樣的小孩子一起玩耍,這些對小孟子有很大的影響。孟母多次“擇鄰”,每一次都細心觀察,搬到學宮附近后,觀察了孟子的表現,覺得這才是自己的孩子適合的地方,這才決定定居下來。

      孟母既有“擇鄰處”的苦心,更有“斷機杼”的魄力。

      據資料記載,孟子一開始對學習非常有興趣,可時間一長,六七歲小孩貪玩的本性漸漸顯露出來,有時還逃學,追問起來還跟母親說謊。

      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么要這樣,孟母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織機上的布都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割斷了,就沒法再用。你的學習與我織布是同樣的道理,你逃學,如何成為有用之材呢?

      孟母的斷機教育,使孟子幡然醒悟。從此,孟子勤學苦讀,發奮努力,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于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焦秉貞 孟母斷杼圖

      孟母是一位富有教育思想的偉大母親,她的偉大,使我想到一句話:“推動搖籃的手,看似溫柔纖細,可是它們卻推動了整個世界”。

      近代也有一個這樣的母親。梁啟超中年時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童子之時》,記述了自己六歲時因為說謊,第一次被母親痛打的情形。

      梁啟超的母親趙夫人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梁啟超三四歲時就跟隨母親認字、背誦唐詩,母子感情十分深厚。趙夫人對子女非常慈愛,很少打罵,但對他們的品德要求極高。梁啟超一生記得母親的這場痛打,凡事以誠實為本,絕不做自欺欺人、文過飾非的事情,后來成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

      父母的“教之道”,貴在“防”,貴在“專”。

      “茍不教,性乃遷”,“防”是防止遷變、變惡。《周易·家人卦》初九爻辭曰“閑有家”,閑,就是“防”,家庭要關好家門,引申為家道初立應防惡于未萌、防患于未然,每個家庭都要把防止閑邪作為第一件大事。顏之推受此啟發,發出“教婦初來、教子嬰孩”的感嘆。現代教育提出“從娃娃抓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之道,貴以專”,專就專在為母親的,始終要用一雙慧眼盯緊孩子,時刻發現那些苗頭性問題;專就專把教孩子做正直善良的人作為母親最重要的職責,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所有高明的母親,懂得“防”,精于“專”,一心塑造孩子的好人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當權者手里,不如說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講出了學前教育的真諦。孟母的教子方案,在今天甚至長遠的未來,都是有啟示意義的。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