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雁翅樓上話中軸:“中軸線上的胡同”歲月留蹤 全球球精選

      發稿時間:2023-03-27 21:10:14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 | 作者 甄誠

      3月25日上午十點,系列講座“雁翅樓上話中軸”第四講如期在中國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雁翅樓店開講。

      活動開始前,照例由“雁翅樓上話中軸”系列講座負責人楊良志老師致開場詞,楊良志老師首先向在場讀者簡要介紹了《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叢書的成書意義與取得的文化宣傳效果,然后回顧了前三講的內容,最后引出本次講座的主題“中軸線上的胡同”,并向在座的讀者隆重地介紹了本場講座的老師——北京地理學會秘書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普委員會顧問、北京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越老師。

      講座正式開始后,王越老師根據其所著《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 胡同-歲月留蹤》一書,回顧歷史,與在場讀者進行了一場生動的時間之旅。王越老師先從“胡同”一詞的由來入手,從唐代里坊制的建立到宋代里坊制的破滅,街巷制開始出現,大大的活躍了城市內的經濟和文化活動。再到遼代及之后各個巷有了不同的名字,再到元朝正式確立下來稱呼,使大家了解了胡同的前身及其出現背景。王越老師還提到“胡同”一詞正是漢語的北音,類似于南方的“弄”,是北音“火弄”的變體。王越老師深厚的學識與獨特的見解使在場觀眾深深佩服,有些聽眾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錄,年輕人也拿出錄音筆或舉起手機錄音錄像,以便于講座后復習,會場所有人都沉浸在王越老師講的北京胡同的故事中。

      王越老師聊到了北京著名的天橋文化,清代規定“兩壇之內禁民居”,最初只有官家樓房及少量酒館和食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政治上的變遷,逐步匯集了各類商販,形成了獨特的“天橋文化”,王越老師還與各位讀者探討天橋的“橋”到底在哪里,又是如何湮沒在歷史中變為地名的,在場觀眾紛紛驚嘆于日常生活中久遠的文化知識,并為這湮沒于時光的文化發出了一聲聲嘆息。

      王越老師還與大家分享了前門大柵欄是如何成為“富甲天下的商業街”的胡同的。以及老牌東方飯店成立前后的故事。在這期間,楊良志老師補充到:人民大會堂的一幅名畫,由國畫大師傅抱石和關山月所繪的“江山如此多嬌”,就是在東方飯店完成的,并與大家分享了此畫作畫前后的精彩故事。大家深深感到楊良志老師不愧為文史專家,腦子里裝滿了北京的故事。

      在講座后的互動活動中,聽眾與楊良志老師及王越老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中,現代文學館于潤琦老師簡述了萬寧橋最近兩年的變化,近期萬寧橋下安裝在鎮水獸四周的鐵柵欄消失了等等情況。陳偉老師也向王越老師請教了“所謂南城和北城的分界線到底是哪里?”大家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氣氛熱烈。時間飛逝,討論不得不暫告一段落,到場聽眾紛紛購買王越老師所著圖書《胡同-歲月留蹤》一書,王越老師熱情地為每位購書聽眾簽名留念。

      本次活動到場讀者23人,既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大家對本次活動非常滿意、收獲滿滿。最后,大家合影留念,記錄下這難忘的時刻。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