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全球動態(tài):校外培訓有風險,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

      發(fā)稿時間:2023-03-14 14:18:14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2022年,一些學生家長在校外培訓機構捆綁銷售、充值贈送等促銷手段的誘導下,超時段、超限額支付培訓費用,帶來“卷錢跑路”“退費難”風險。對此,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昨天聯(lián)合發(fā)布提示,提醒家長和學生,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培訓機構,理性支付培訓費用。

      教育部和中消協(xié)提示,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未取得主管部門發(fā)放的行政許可,或以個人名義開展“一對一”“住家教師”“高端家政”等違規(guī)培訓,這類培訓既無資格資質、無質量保證,又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方便家長查詢,教育部開通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家長可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選擇具備資格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

      學生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前,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jiān)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要特別關注涉及課程、從業(yè)人員、費用的條款,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方式,同時索取正規(guī)發(fā)票并妥善保管。在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不超過5000元限額的費用。還要警惕以“充值贈送”等方式誘導超時段、超限額收費。培訓繳費應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完成,切勿通過轉賬或現(xiàn)金等方式將培訓費用支付給除預收費資金監(jiān)管賬戶以外的任何賬戶。警惕一些培訓機構為獲得利益,刻意夸大宣傳培訓效果、培訓成績、從業(yè)人員力量。

      (原標題: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