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全球時訊:兩會銳地帶丨賣羊肉年銷售額一億多元?這位“新羊倌”厲害了

      發稿時間:2023-03-12 14:58:52 來源: 北京日報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來自甘肅慶陽的劉國寧,家里世代養羊。大學畢業后,一次通過電商手段幫助父親賣羊的經歷,讓他選擇返鄉創業,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本地優質羊肉。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劉國寧一樣,選擇回鄉創業,成為“新羊倌” ,用他們的智慧、學到的知識來改變鄉村。

      如何應用好電商這種“新農具”,賣出更多羊?未來有哪些政策助力農業農村發展?劉國寧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進行了一場對話。


      (相關資料圖)

      世代養羊

      “羊三代”手里有了“新農具”

      今年33歲的劉國寧出生于甘肅慶陽環縣,家中世代養羊,從爺爺到父親,劉國寧說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羊三代”。

      2012年大學畢業后,他留在青島創業做電商,沒想到事業剛起步就接到了父親的求助電話,說家里的羊賣不出去。劉國寧嘗試著借助電商渠道銷售這批羊。

      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劉國寧將接單信息以短信的形式發給父親,因為山里信號不佳,父親需要爬到半山腰才能收到短信,然后騎著摩托車把羊送到鎮上屠宰,再坐上前往縣城的公交車,兩三個小時后抵達快遞發貨點。

      幾個月時間,300只羊通過這種近乎“原始”的方式在網上賣出。

      雖然劉國寧從小就夢想著走出這片黃土高原,但這次賣羊的經歷對他觸動很大,最終促成了他返鄉創業。2015年起,劉國寧在各大電商平臺主要銷售環縣本地的灘羊肉、黑山羊肉等特色優質羊肉。

      “羊”往外賣,“人”往回走

      “新羊倌”如何闖出“羊”關大道?

      在農業農村發展的良好機遇下,2022年, 劉國寧的網店銷售額從最初的50萬元,增長到了一億多元。“最近幾年,柏油馬路修到了村口,以前去縣城三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只需要40分鐘,高鐵、高速也都通到了家門口。從顧客下單,最快24小時,最慢也就72小時左右,就能將我們的羊肉送到北上廣顧客的餐桌上。”

      △2020年,銀川至西安正式開通高鐵,貫穿環縣南北100多公里。???

      羊越賣越多,一批有知識的年輕人也和劉國寧一樣返鄉創業,成為了“新羊倌”,用他們的智慧、學到的知識來改變鄉村,改變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方式。在杜志雄看來,“新羊倌”們的實踐再一次充分證明了鄉村振興、鄉村產業發展需要靠人才來支撐。

      一個人到一個縣

      農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一枝獨秀不是春。杜志雄認為, 除了把自身的事業做大做強外,還要充分發揮“新羊倌”們的社會價值,為當地產業轉型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去年以來,環縣羊飼養量達到365萬只以上,草羊產業產值突破55億元,農民人均來自草羊產業的年收入達到7000元。

      在電商助力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進入快車道的當下,如何“賣更多羊”?杜志雄表示,要用好電商這種“新農具”,首先要養好羊,提供高品質的羊肉;其次,地方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針對環縣這樣遠離主流消費人群的地區,要提高羊生產地的冷藏能力,推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除了加強品牌建設,杜志雄還建議升級包裝技術,讓產品產生溢價。

      七年時間,甘肅環縣通過羊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對此,杜志雄表示,環縣的實踐充分說明, 建設農業強國需要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需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有知識、善經營。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力強,這些環節,缺一不可。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