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新要聞】品味歷史的別樣視角:從何兆武回憶錄到易中天新作

      發稿時間:2023-02-17 22:03:37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 | 作者 馬勇


      (資料圖)

      品味歷史的別樣視角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國母親》 永山央 口述 岑獻青 執筆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幾乎全年忙于疫情防控,許多事情被耽擱,直至年末。在這樣的年景中,靜下心做事不容易,無聊便讀書,這倒是一個機會。

      隔世的眺望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國母親》 確實是一本奇書,書中描述中日關系史上最不堪的戰爭歲月,但書寫的故事卻格外溫馨。故事始于1940年,年輕的日本人來到無錫工作,那時的無錫從中國方面而言就是淪陷區。永山央因為租房與房東結識,并時常打交道。中國房東是畢業于北大的王蘭。王蘭不僅在生活上給永山央以關照,而且在精神上給予無微不至的指點與關愛。讀他們之間留下的大量書信,重新體會在殘忍的戰爭背景下并不是人人都是兇煞,個個都是惡魔。惻隱之心,人類普遍的愛,作為個體依然是孟子說的人之本能。永山視王蘭為義母,他們之間保留著很長時間的通信,無話不談。戰后,他們的聯系不再。直至中國再度開放,永山重返中國,而此時王蘭已經不在人間。幸運的是,永山找到了王蘭的女兒,更稱奇的是,王蘭女兒竟然完整保存下永山與義母之間的信件。這本書就是作者根據這些留存信件,以及對永山央十多次采訪而寫成。

      從《上學記》《上班記》

      品味20世紀后半葉的中國史

      我是學歷史的,但凡昨天的故事我都會注意,尤其格外喜歡閱讀那些親歷者的回憶。這些年,老輩學人逐漸遠行,有些老人在最后歲月有意無意留下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記錄。比如早幾年去世的百歲學人何兆武先生,就 在年輕學者的協助下,整理出兩本絕對可以傳世的回憶錄《上學記》和《上班記》。前者記錄何先生在西南聯大的讀書生活,對照著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以及汪曾祺等人的相關回憶,我們就不難理解西南聯大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無疑是自由,學術的自由,讀書的自由,聽講座的自由,上課甚至不上課的自由。讀何先生的回憶,心向往之。

      至于《上班記》,記述的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時代,故事基本上發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研究單位。這確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蕓蕓眾生,五光十色,如果與楊絳先生等同類作品對讀,一定會加深對這個時代的認識。歷史就是永遠消逝的過往,無法修改,無法改錯。我們經常說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其實我想說,歷史是自己寫的。每一個活動著的歷史主體,每日每時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中國古圣賢一直強調要敬畏歷史,大約從這個意義上才能真正理解。我相信, 將來的歷史不論怎樣評價這個時代,20世紀后半葉的中國史必將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一個時間段。何先生的回憶,與同時代其他先生的回憶相互印證,必將為后來的讀者復原這段歷史,留住歷史的記憶。做口述史的人多年前就號召人人都來做口述史,大概意思就是盡可能多的保存那些鮮活的史料。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歷史本身的多元性復雜性,需要多角度多層次的復述、重建。

      重新理解史料、

      重建曹操歷史形象的有意義的嘗試

      去年讀易中天老師的新作《曹操》,我就感到非常驚喜。我們這一代學人都經歷過關于曹操是否應該翻案的一系列爭論,也知道真實的三國歷史與《三國志》《三國演義》的差異。作為文學形象的曹操當然可以重新塑造,可以重新解讀。易老師幾十年“品三國”,打通“中華史”,又有美學、文學方面基礎,重新理解史料,重建曹操的歷史形象,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嘗試。

      當然,易老師名滿天下,讀者中有不同聲音完全可以理解。我覺得,這些不同聲音當然值得注意,但畢竟一部完整的作品,要充分體現作者完整的意圖,體現作者的價值觀、歷史觀。至于細節,我相信易老師在寫作時也做過充分的閱讀、思考、掂量,乃至考據。哪兒可以文學性發揮,哪兒應該盡可能靠近歷史真實,至少要有考古的,或文獻,或研究者提出的依據。

      一本書引起大家的討論是好事,即便批評,也很有意義與價值。胡適說,反對就是注意的表示。 易老師這么大的名氣,突然出版這么大部頭的歷史小說,又是大家那么熟悉的曹操,如果沒有不同意見,也是很沒有意思的。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標簽: 中國母親 北京日報 有意無意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