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關注:北京最早大型社區里藏著個派出法庭,打官司法官能上門

      發稿時間:2023-01-30 13:57:06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徐慧瑤

      老年群體特別是高齡老人打官司時,常遇到各種困難。有的老人對法律知識了解甚少,不知道如何維權,和法官交流不順暢;有的老人年事已高、腿腳不好,去法院應訴不方便;甚至有些老人難以走出家門。如何破解老年人遇到的訴訟難題,讓司法便民惠及高齡老人,豐臺法院方莊派出法庭的法官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技巧。


      (資料圖片)

      位于豐臺區的方莊地區,是北京城市化較早的區域,時至今日,社區的老齡人口占比越來越高。豐臺法院方莊派出法庭就藏在方莊地區密密麻麻的住宅樓里。“出了法院的門,走到附近的超市或者露天公共健身場所,一路上看到的幾乎都是老年人。我們受理的案件中,涉老案件的比例也很大。”方莊法庭法官魏敬賢介紹。正因于此,法官們把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

      出門難

      法官勤上門讓高齡老人少跑腿

      老年人打官司的困難有不少,頭一遭,便是因身體原因難以前來法院領取法律文書、出庭應訴。魏敬賢曾親眼看到,身體佝僂成九十度的老太太,顫顫巍巍地來法庭取起訴材料,這樣的畫面令她心疼不已。所以在法律文書的送達環節,遇到老人身體不便,或天冷路滑、路途較遠等情況,法官一般都通過郵寄送達或上門送達,盡量讓老人少跑腿。

      需要開庭審理時,針對部分因高齡、疾病等原因難以走出家門的老年群體,法官們走進老人家中,開展巡回審判,當面了解老人的意愿和想法。為何一定要上門詢問老人?魏敬賢解釋,“高齡老人在訴訟中突然離世的情況并不少見。作為法官,我們必須要上門確認訴訟主體是否在世,其次讓老人表達意見,保護他的訴訟權利。老人如果不能完全表達,我們要征詢他的意見,問他是否同意由親屬代他陳述。”

      2022年,魏敬賢碰到這樣一起案件。當時,1926年出生的賈老已經96歲高齡,其愛人張老已經在2020年去世。張老去世前,和賈老有一套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賈老與子女希望通過訴訟,先行解決賈老已故的愛人張老名下的一半份額的房屋繼承問題。

      案件審理過程中,賈老和子女們并沒有太大爭議,希望通過法院調解,妥善解決繼承及老人贍養等家庭問題。最終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自愿達成兩部分協議,一是房屋按份額進行繼承,二是四子女每人每月各給母親1500元贍養費,共計6000元,于每月1日打入長女銀行卡上并由長女負責取款,取款后給老母親2000元,另外4000元是保姆費,誰負責照顧老母親就給誰。

      初步達成協議后,子女們均十分滿意,但是老人當時已年滿96歲,無法到庭。八月的某一天,魏敬賢和同事決定去到賈老家里,制作并簽署調解筆錄。當天,法官們打算騎車從方莊法庭趕到位于安樂林路的老人家中。雙方本來約定好,下午兩點左右到達當事人家中,但騎車路上偶遇兩次瓢潑大雨,魏敬賢和同事被淋了個落湯雞,最終三點多才趕到。

      一進屋,魏敬賢只見賈老和子女們都在屋里,正等著他們的到來。開門的一個子女笑著說:“下這么大雨,我們都以為你們不來了。”雖然兩位法官渾身早已被雨淋透,但包里的卷宗是干干凈凈的。沒多耽擱,魏法官趕緊給當事人制作調解筆錄,并向賈老宣讀筆錄后指導其簽署。看到賈老全身干干凈凈,一家人關系溫馨和諧,她感覺自己這一趟來得值。

      溝通難

      細心詢問,低頻短句讓老人聽得清

      法官們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跟法律知識不足、聽力減退的老年當事人溝通。“和年輕人說話,語速快一點、慢一點,聲音大一點、小一點,都無所謂,但和老年人溝通,這樣行不通。”魏敬賢法官總結道。很多老年人聽力下降,法官如果說話太大聲,會顯得態度不好,但說話小聲了,老人便聽不見。

      經過查閱相關資料,魏敬賢了解到,很多老人對高頻的聲音不敏感,如果用低頻的聲音和老人說話,溝通更有效率。當高齡老人出庭時,法官也會減少法言法語的使用,轉而用通俗易懂短句來與老人溝通。“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問當事人,您有什么訴訟請求;面對高齡老人時,我們就會問,您想干什么,您想主張什么。”

      除了技巧,和老人溝通,更需要耐心和愛心。80歲的楊大爺,因病臥床多年。因為家庭糾紛,楊大爺被兒子楊某起訴,請求依法分割扣除安置房購房款后的剩余騰退補償款。另一名子女沒有作為楊大爺的代理人應訴,也沒有為楊大爺請律師。為何不應訴?該子女告訴法官,這并非是老人第一次被兒子楊某起訴。“以前他起訴的時候,我們請律師花了好幾萬,但他一起訴就撤訴,導致我們花了好多律師費。”久而久之,這名子女就對訴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面對這種情形,魏敬賢果斷決定,上門開庭、談話、詢問。當到達楊大爺家時,魏敬賢發現,楊大爺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你要不說這有個人,可能都不知道床上躺著個人。”楊大爺的兒子將老人拍醒,老人似乎醒了,卻不睜眼。魏敬賢果斷地蹲下,手輕輕地從被窩邊伸進去,用力地握了一下老人的手。她感覺,老人的手特別涼。魏敬賢問:“您好,我是豐臺法院方莊法庭的魏法官,今天我們特意來看您,您能聽見我說話嗎?”

      聽到這句話,楊大爺緩緩地睜開了眼睛。“您現在說話不是很方便,您請您老伴兒代您向我們說一下您的意見,您同意嗎?”魏敬賢緊接著發問。她聽見,楊大爺應了一聲,還說了一聲謝謝。之后,楊大爺的老伴在其身邊,代為陳述了相關事實和意見。

      用這樣的辦法,法官查清案件事實及證據,也順利制作了開庭大綱。老楊夫婦告知法官,涉案宅基地均屬于其夫婦二人,拆遷中僅有原告楊某50平方米指標,雖然楊某的安置房未交付,但房錢已從拆遷款中扣除了。涉案剩余騰退補償款已經拆遷公司的分款協議確認過,楊某簽字同意歸楊大爺所有。綜合案件事實,法官最終依法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在另一個案件中,徐大爺與董阿姨系再婚夫妻,二人結婚四十余年。2022年,由于種種現實原因,年逾古稀的董阿姨訴至法院請求離婚,這已經是董阿姨第二次起訴離婚了。此時,夫妻二人已經分居,各自隨再婚前所生的子女共同生活。考慮徐大爺已85歲高齡,魏敬賢前往其居住地詢問其真實意愿。最終,綜合雙方老人居住情況及贍養情況,魏敬賢依法作出裁判,讓兩位老人安度晚年。

      需求大

      法官走進社區貼心普法

      一方面,老年人群在訴訟中困難多多,另一方面,這一群體實際存在迫切的法律需求。無論是遺產繼承、分家析產,還是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受到侵害,都是老年群體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其中不少人需要用司法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卻又缺乏相關知識儲備。

      方莊法庭的法官們第一次走進社區花園,就感受到了老年人對法律知識的迫切需求。在準備向老年朋友派發普法宣傳材料的時候,法官們曾擔心老人對此不感興趣,猶豫要不要準備贈品來招攬老年群體。但沒想到,一到現場,宣傳材料被一搶而空。“周圍所有的老年人都堆過來了,每個人就跟流水線一樣,將憲法小紅本還有我們的訴訟指南,從頭拿到尾,拿完之后每個人都在仔細地看。”這讓魏敬賢深有感觸,“社區里的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面臨遺產繼承的問題。很可能我們發材料的時候,老人自家繼承的事情還沒處理完。”

      近年來,方莊法庭不斷走進社區里的老年群體,圍繞老年人家庭繼承等糾紛案件中常見的特點和難點,開設法治漫畫小課堂、舉辦“繼承那些事兒”的法律知識講座。此外,方莊法庭與社區居委會協商,由所轄社區基層黨組織提供場所、發布巡回審判公告定期在社區開展涉老年人案件的巡回審判,邀請社區老年人旁聽案件,讓老年人親身感受案件的審理過程,讓老年人通過案件的實際審理過程,來了解如何障和維護自身訴訟權利。魏敬賢表示,面向老年群體的普法宣傳工作任重而道遠,法庭今后也將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和老年人權益保障中去,針對老年人權益保障這一議題,不斷構建法庭與社區黨組織、群眾之間的良性聯動機制。

      標簽: 巡回審判 派出法庭 遺產繼承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