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經過在軌持續測試與試驗,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院抓總研制的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再次發布一批科學成果。目前,衛星的四個科學載荷已進入常規化觀測,星上搭載的幾種新型推進系統等載荷后續也將陸續開展在軌試驗。
2022年7月27日,由中科院自主研制的力箭一號火箭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等六顆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入軌后,該衛星搭載的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量子磁力儀載荷的伸桿展開成功,國產量子磁力儀首次獲得全球磁場勘測圖,并首次在軌驗證了磁場矢量和姿態一體化同步探測技術。46.5納米極紫外太陽成像儀自8月30日開機以來,已獲取了超過1.6太字節的探測數據,并獲得了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在軌測試和標定結束后,科學數據將面向國內外全部開放。高能爆發探索者載荷則克服了其他同類探測設備出現的數據飽和丟失、脈沖堆積等儀器效應,探測到了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獲得了高時間分辨率的光變曲線。
目前,該衛星搭載的多功能一體化相機、異構多核智能處理單元、可展收式輻射器和空間元器件輻射效應試驗平臺也都完成了在軌試驗,取得了滿意的驗證成果。空間元器件輻射效應試驗平臺載荷開機運行良好,搭載的元器件在測試期間均工作正常。
多功能一體化相機首次采用基于共口徑多出瞳光學系統新體制,在軌實現集可見光、長波紅外、彩色微光于一體的空間光學遙感觀測。相機于9月24日開機,成功取得首張大幅寬地面遙感圖像,探索了單臺相機即可同時實現多譜段多模態遙感成像的新模式,為我國未來高集成度一體化空間光學遙感載荷發展提供了技術儲備。
可展收式輻射器成功在軌實現首次應用,輻射器執行機構已順利完成六十余次展開和收攏動作,連續五軌動態試驗結果表明環路熱管-可展收式輻射器集成系統在負載工作時段啟動性能良好,輻射器連續展開、收攏,可實現散熱能力在軌大范圍調控。
“科學與技術成果的涌現,體現了我們對這顆衛星‘創新X,創新無極限’的定位。”力箭一號工程副總師兼衛星系統總師張永合說,“這些新載荷、新技術產品都是各參與方自主投入的,不少是‘從0到1’的創新,通過試驗星將創新技術快速集成并飛行驗證,可以加快核心關鍵技術從基礎研究到在軌應用的成果轉化。”
- 天天熱頭條丨中國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4個科學載荷進入常規化觀測
- 英日將簽署針對中國的防務協議,外交部回應
- 每日速訊:距今不低于20萬年!眉山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
- 全球微動態丨還有人記得他是愛豆嗎……
- 《以愛為營》劇組被曝拖欠群演薪資 11月工資始終未支付 全球快看
- 中國天才,可惜了……
- 惡心,倒打一耙有一手啊
- 每日簡訊:戴珠寶的富太太,直播賣9.9元美容儀:她自己都嫌棄,卻賣了3個億
- 世界簡訊:趣談《數碼寶貝幽靈游戲》:細節,穿幫鏡頭與梗-第29話
- 全球觀焦點:動畫STAFF表 中英日部分對照
- 星域四萬年:犧牲還是逃跑?李耀對戰妖族第一戰有多慘烈?
- 【當前熱聞】上海一男子駕車直闖酒店大堂 自稱住店時遺失筆記本電腦
- 中國持續擴大金融開放 外資機構在華投資更加便捷
- N95口罩價格坐過山車 網店寧愿受罰也不發貨_當前通訊
- 美國眾議院成立機構專責調查聯邦政府 民主黨批:黨派工具
- 俄羅斯一圣誕樹被風刮倒瞬間調整角度壓傷兩名路人 速讀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2022)發布 北深上廣綜合指數排名前四_世界報資訊
- 看點:四川遂寧:桃花河發現舊石器時代大型曠野遺址
- 濟南一中開展愛國衛生專項活動
- 北京:米氮平等11種治療嚴重精神障礙藥品進入免費目錄
- 北京近3萬人民調解員完成等級評定!一級90名,名單公布
- 礦主為什么不碰3070ti?筆記本電腦cpu性能排行2022看這里
- geforcegts450性能參數來了!怎么判斷顯卡是不是礦卡?
- 迅雷臨時文件無法導入怎么辦?《迅雷》失效文件要怎么樣清理?
- TD-LTE和LTETDD有什么區別?td-lteMF782怎么恢復出廠設置?
- iPhone鬧鐘自動取消方法來了!iphone鬧鐘聲音開到最大還是很小怎么辦?
- 蒙冤29年譚修義申請1700萬國家賠償 河南省高院已受理此案
- 環球資訊:女子1月電費3481元發現“電費刺客”電取暖器有多費電?
- 焦點精選!國資委打響能源保供攻堅戰 1750億方天然氣保障已落實到位
- 韓國要求港澳載客航班只準降落仁川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