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大學生“云就業”都有哪些“云梯”助力

      發稿時間:2022-12-06 20:02:50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賈曉燕

      教育部、人社部近日在京召開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部署做好新一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同比增加82萬。近年來,大學生“云就業”漸成趨勢,那么,具體都有哪些“云梯”能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助力呢?


      (資料圖)

      【問題一】找工作該以什么為標準?

      端正心態合理設定期望值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王維家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對學生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也希望畢業生通過接受就業教育,端正就業觀,實現更好更充分就業。

      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結構性矛盾,有些行業、地域、職位成為“香餑餑”,出現千百人擠“獨木橋”現象,也有一些行業、地域、職位“門可羅雀”,少人問津甚至無人問津。這在本質上屬于供求矛盾,最終要靠擴大就業崗位、縮小地域差距、均衡職位待遇等舉措來解決。當然,一些畢業生不顧自身條件,以撞大運心態跟風式報考也是存在的。所以,端正就業觀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問題。

      第一,要準確把握就業形勢。作為畢業生,要準確把握、理性看待就業形勢,堅定就業信心。在就業壓力與就業機遇并存、就業崗位與就業機會俱在的情形下,勇于從壓力中突圍,從困境中破局,善于抓住就業機遇,尋找就業機會,鎖定就業崗位,學會把實習實踐崗位轉變為就業機會與就業職位。

      第二,要客觀看待自身條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基于專業、學歷、能力、性格、經歷、志向等的不同,每個畢業生都是活生生的個體,在一些所謂優質崗位的“誘惑”面前,必須正確看待自身條件,理性權衡自己是否符合職位要求,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理想與薪資期待,然后再作決定。從往年經驗看,確實有畢業生因為不能正確看待自身條件,盲目跟風,甚至固執己見,結果錯失了最佳就業期,有的還錯過了搭乘就業“末班車”,導致遲遲未能就業。

      第三,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成就一番事業是每個畢業生的人生追求,而就業是成就事業的起點。到什么地域、什么行業、什么崗位就業固然會影響日后的事業發展,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古今中外無數的事例證明了這一點。這啟示我們,事業觀比就業觀更重要,樹立了事業觀,就有了奮斗目標,即使一時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稱意的崗位,也不會消磨對事業的追求,相反,它們還有可能成為成長之路上的磨礪、鍛煉,甚至考驗。寶劍鋒從磨礪出,越是艱險越向前。希望畢業生們以正確的事業觀來指引就業觀,把基層鍛煉、艱苦磨礪作為成就事業的“練兵場”,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第四,要保持平實心態。經過40余年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上大學不再是“鯉魚躍龍門”式的一跳,大學生也失去了“天之驕子”的光環。然而,一些畢業生的心態還沒有根本轉變過來,有的存在著片面追求“鐵飯碗”甚至“金飯碗”的心態;有的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或者盲目自信;有的缺乏自信,容易陷入就業焦慮與就業迷茫;有的不愿到基層、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就業,眼睛只盯著掙錢多、待遇高、條件好的單位和崗位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心態都會影響到就業,是要不得的。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要因為沒能留在大城市,沒有擠進所謂高端職位、掙錢行業就怨天尤人?!疤焐也谋赜杏谩保蜆I創業既要看今天,更要看今后,因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事業也是奮斗出來的,前程更是奮斗出來的。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也是財富創造的源頭活水。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各高校也把就業創業作為畢業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廣大畢業生要合理設定就業期望值,進一步端正就業觀,抓住當前的就業季,發現崗位、果斷決定,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

      【問題二】哪些重要政策導向需要關注?

      基層崗位蘊含提升歷練機會

      北京聯合大學學生處副處長 馮瑋

      2023屆畢業生已經開啟了求職之旅。此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就業的政策和措施,真正體現了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同學們要利用好這些政策,使其成為自己就業的助力。

      首先,要利用好基層就業空間。2022年11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特別指出挖掘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就業機會,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等,拓展“城鄉社區專項計劃”,鼓勵擴大地方基層項目規模,健全支持激勵體系,落實好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這進一步擴大了基層崗位的廣度,完善了畢業生就業保障機制,也體現出鼓勵更多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就業創業的工作導向,引領畢業生到最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崗位上建功立業。畢業生們要進一步拓寬視野,多渠道了解國家和地方促就業的政策,要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性崗位,用好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不要僅執著于當下熱門的崗位,不要盲目攀比追求大單位,靜下心來沉淀自己,看到基層蘊含著的歷練和提升的機會,把腳踏實地作為當代青年實現自身價值的良策。

      其次,要利用好創業扶持政策。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前不久召開的教育部就業創業工作會強調,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向畢業生創業者傾斜,為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提供服務。北京市也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出臺多項具體措施,給予大學生在項目對接、貸款貼息、延長大學生創業園服務年限、安排部分創業載體免費提供場地等方面的支持。畢業生可以通過向就業指導部門、輔導員或專業教師咨詢,熟悉國家、北京市和學校的創業扶持政策,結合個人和團隊專業特長,用好“互聯網+就業”新模式,通過學校創業園提供的免費入駐場地、項目指導服務等,積極開展項目孵化,開展創業實踐。

      第三,要利用好就業幫扶政策。困難群體的就業工作是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點,有就業意愿的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享受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家庭高校畢業生以及殘疾高校畢業生,均為幫扶對象。當前,很多學校按“一生一策”的方式建有畢業生就業幫扶臺賬,幫助符合條件的畢業生申請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一些學校還設立了大學生幫扶基金,開展師生“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幫扶,讓每一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有效幫助。畢業生可通過輔導員和班主任了解學校就業幫扶政策,用好學校的就業幫扶體系,實現成功就業。

      就業的選擇有很多,我們要看到的是這個選擇是否適合現在的自己,是否能夠在崗位上體現自己的價值。希望每一位畢業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在基層實踐中不斷磨練成長,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問題三】學校如何加強就業指導?

      因勢利導促進“云就業”

      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鄒海燕

      當下,“云就業”是大勢所趨,線上就業指導方式越來越成為主流。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各高校需要應時而動,因時而謀。

      一是校際線上就業指導資源深度共享。教育部早在2020年就在新職業網推出“線上就業指導,網上就業服務”專欄。教育部和財政部部署開展的“宏志助航計劃”前期從全國范圍遴選了復旦大學等135所高校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負責對本地高校畢業生開展培訓。今年,又開通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網絡平臺”。北京市教委面向北京高校開展了就業指導名師工作室和就業創業金課的評選,有力推動各高校就業指導資源在線上悉數亮相。廣大畢業生密切關注教育部和北京市就業指導專題網站、同類高校、所學專業為其優勢學科的高校、求職意向城市高校的就業媒體矩陣等,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享受全國高校的就業指導資源,內容豐富而又精準。

      二是校友助力畢業生對職業行業深入了解。校友是優質的就業榜樣,各高校紛紛邀請全國各地的優秀校友舉辦線上就業分享會,畢業生不必走出校園,就可以了解到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生動而又真實的職場。同時,很多校友也是行業專家,他們會帶來新鮮的行業動態資訊,加之很多以前“一席難求”的行業論壇、高端學術報告也大量遷移到線上,為同學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深入了解行業發展前沿的機會。

      三是對校內科研和實習實踐機會深挖細掘。“考研熱”持續升溫,不少高校舉辦“云端研學”“云端夏令營”等活動,服務深造同學。此外,隨著“科研成果促進本科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在各高校的深入推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科生導師制”的做深做實。越來越多的教授投入更多精力在科研反哺教學工作上,為本科生創造了更多從低年級就開始參與科研項目或者到實驗室進行實習實踐的機會。高??蒲袌F隊也為畢業生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科研助理崗位。

      面對當下的“云就業”,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在不斷因勢利導,為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架設“云梯”,使“云端”聯通“心間”。

      【問題四】參加線上雙選會有何秘訣?

      12招為畢業生應聘“加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生處副處長 富蕾

      現在很多單位招聘都是通過線上進行,畢業生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呢?在此,我提供12個妙招,大致分“三步走”。

      第一步:搜信息。顧名思義,要全方位了解線上雙選會相關的全部信息。一是確保“軟件齊”,提前收藏安裝應聘需要的小程序或軟件APP,完成注冊并試用相關功能;二是確?!皶r效高”,提前查看入會時間和各項流程場次安排,設置相應鬧鈴提醒;三是確保“情況明”,提前了解參會企業的基本情況、招聘崗位要求、行業發展情況、往年招聘情況、招聘所需資質證件等相關信息;四是確?!熬W速穩”,提前準備可能用到的通信設備,如電腦、平板、手機等,并保持網絡和通信暢通。

      第二步:劃重點。顧名思義,要全方位匯總招聘崗位對應的用人選才標準。一是確保“形象好”,雖然是線上雙選,也要注重著裝儀表,要提前調試攝像頭、布置設置背景,在線上展示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確保“氣質佳”,雖然隔著屏幕,也要注意視線交流,在回答問題時展示充分的自信,注意語音、語調、語速,不急不躁,從容淡定,既表現出沉穩大方又不失青春活力;三是確保“思路清”,要清楚用人單位最需要什么樣的人、崗位工作內容看重什么能力、需要具備什么資質,提前準備好取得的證書和相關材料,面試時圍繞重點來展開陳述;四是確?!澳X筋活”,要理解用人單位提問的重點是什么、招聘題目背后要了解的情況有哪些,尤其是面對一些有壓力的挑戰時,嘗試轉換思路可能會豁然開朗,輕松作答才能更好展示自己。

      第三步:精匹配。顧名思義,要全方位做好自身與心儀崗位之間的精準匹配。一是確?!岸ㄎ粶省保^往的實習實踐經歷全部圍繞行業或相關崗位展開,有明確的求職路徑;二是確?!耙巹澾h”,對行業企業有深層了解,不僅局限于目前應聘求職的崗位,而且要做好一段較長工作時間的合理規劃;三是確保“上手快”,擁有和目標崗位類似的經歷積累,有充分的事例證明自己能夠妥善處理相關工作;四是確?!般@研深”,展示出自己對未來工作崗位足夠的熱情和踏實肯干的態度,無論在專業知識學習還是業務知識積累上都注重學懂弄通,善于總結積累方法。

      求職應聘是一項系統工程,體現出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的表現?!笆种杏屑Z,心中不慌”,前期準備工作細致全面,會令同學們參加招聘時更有底氣和信心。

      【個案分享】

      大學生創業應把握機遇逐浪而行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 耿培灝

      我的創業起始于自媒體興起的時期——2014年。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我對汽車十分感興趣,又渴望表達自己的觀點,于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做汽車類的評測節目。

      考入大學以后,自媒體行業已是一片“紅海”,我希望借助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兩個業內頂尖院校的行業資源做一些影像類項目。于是我和同學注冊了公司,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

      創業初期,我們把精力集中在視頻制作上。2019年,通過師哥師姐的引薦,我們偶爾會有一些拍攝的業務,但還是屬于創業的起步階段。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也對我們的視頻制作業務沖擊很大,頭幾個月基本上“顆粒無收”。但隨著互聯網直播興起,帶貨直播逐漸變成了一個新的產業,我們迅速瞄準這個市場進入賽道,并制定了競爭策略:以服務和質量取勝,不以低價和數量去拼。

      此后一年,公司快速發展。我們團隊通過評比,成功入駐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享受免費租用場地的支持,有了固定的辦公場所。兩年來,經過帶貨直播市場上的摸爬滾打,公司在積累了豐富節目制作經驗的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的客戶資源,迅速在這個市場站穩了腳跟。北京冬奧會期間,公司再次把握住機會,為主流媒體制作了一系列冬奧主題的新媒體直播節目。

      隨著客戶數量的不斷增長,目前我們公司的業務比較穩定,創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公司年營收過百萬,先后服務了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同時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主流媒體提供制作服務。我們的專業能力和服務品質充分獲得客戶認可,在網絡直播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今年,我從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畢業,保送至本校讀研繼續深造。回顧自己的創業過程,我很慶幸自己一直在做喜愛并擅長的事。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要保持平實之心,既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隨波逐流,把握機遇,逐浪而行,方是上策。

      供圖:視覺中國

      標簽: 要利用好 中國傳媒大學 顧名思義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