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熱點在線丨北大波蘭留學生周睿涵:幫助搭建中歐合作橋梁是我的使命

      發(fā)稿時間:2022-11-27 18:18:00 來源: 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吳娜 王學嵩

      “中國和歐洲都喜愛茶,盡管我們喝的茶的種類、喝茶方式各不相同,但茶還是茶,它仍然是我們全世界都喜愛的產品。我們不要讓這些差異把彼此分隔開來。理解彼此的不同文化和思維方式是前進的唯一途徑。”

      圖片說明:就讀于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的波蘭留學生周睿涵

      “當我剛到北京大學學習時,我經(jīng)常感到迷茫和困惑,是北大的老師和同學幫助我,讓我感受到自己被完全接納了。最重要的是,雖然我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國,彼此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但這個集體團結在一起,在學術上相互支持,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來自波蘭華沙的留學生周睿涵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他對記者表示,“在北京大學,我能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我希望未來能夠為搭建堅實的中歐各方面‘橋梁’貢獻力量。”

      2018年第一次來中國的經(jīng)歷讓周睿涵印象深刻。作為高中畢業(yè)旅行,周睿涵和朋友去了北京、上海和廣州等10個城市。“從北京的紫禁城、曲阜的孔子故里,到上海的繁忙街頭,再到美麗的澳門海港,我去過中國的多個歷史古跡和現(xiàn)代城市。”

      第一次中國之行也給周睿涵留下一些遺憾,“那時我由于旅途勞頓,又連續(xù)參觀了多個展覽,身體出現(xiàn)了一些不太適應的情況,所以去了北京的醫(yī)院看病。后來,在中國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我得以康復并繼續(xù)我的旅程。然而,我不得不先跳過長城之旅,按計劃開始南方之行。”

      “正是在燕京學堂,我實現(xiàn)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夢想——登上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來到燕京學堂,周睿涵發(fā)現(xiàn)這里的專業(yè)設置多種多樣,而且同學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中國的熱愛。“無論你是經(jīng)濟學家、律師還是社會學家,燕京學堂都能夠提供一個激勵人心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討論平臺,這不僅將為我們在自身專業(yè)領域發(fā)展帶來幫助,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他學科。”

      周睿涵曾在倫敦擔任過獨立咨詢顧問,從事幫助中國企業(yè)進入英國市場,以及英國企業(yè)擴大在華規(guī)模相關工作。“我相信,貿易將是中歐合作的關鍵領域之一。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需要找到更多能夠促進中歐團結合作的領域,而不是專注于彼此間的分歧。”

      他引用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編劇阿瑟·溫·皮內羅名言:有茶,就有希望。“中國和歐洲都喜愛茶,但是我們喝的茶的種類、喝茶方式各不相同。英國人喝茶時要往茶里加入牛奶,東歐人則要加檸檬,這一切可能會使我們感到震驚,但我們必須記住,茶還是茶。它仍然是我們全世界都喜愛的產品。我們不要讓這些差異把彼此分隔開來。理解彼此的不同文化和思維方式是前進的唯一途徑。因此,合作似乎是唯一可行的長期目標,這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我希望能夠幫助搭建中歐橋梁,并將此作為我的畢生使命。”周睿涵說。

      標簽: 燕京學堂 思維方式 北京大學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